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26 秒,为您找到 83862 个相关结果.
  • 和解四物汤

    410 0001-01-01 《中药方剂》
    《鲁府禁方》卷三:和解四物汤 处方 当归(酒洗)8分,川芎8分,赤芍8分,生地黄8分,藁本1钱,羌活1钱,前胡1钱,防风1钱,白芷1钱,甘草3分。 制法 上锉。 功能主治 伤风感冒,四肢倦怠,头目昏痛,身热。 用法用量 加生姜3片,葱2根,水煎,热服。 摘录 《鲁府禁方》卷三 ...
  • 《丹溪心法治要》

    综合性医书。八卷。元·朱震亨述,明·高叔宗校正。此书原为朱氏门人整理而成,明嘉靖间高氏予以校正重刻。全书论述了以内科杂病为主,兼有外科、妇产科、儿科、五官、口腔等多科病证。介绍治法比较具体,选方颇精,并附医案。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朱丹溪的学术思想。本书宜于《丹溪心法》、《脉因证治》、《活法机要》等书互相参阅。1909年肖树霖又予重校刊行。
  • 五、小儿科

    827 0001-01-01 《中国医学通史》
    这一时期,人们对小儿生理发育变化的认识和瘛疭、痫病,食积、下利等病症诊治均有一定进步,并出现小儿科专著。 西汉淳于意曾治疗齐王中子诣婴儿的“气鬲病”,病症表现为“使人烦懑,食不下,时呕沫”,配用“下气汤”,病儿服后,“一日气下,二日能食,三日即病愈”。这是一例小儿消化不良的病案。所以,当时人们就认识到小儿病常与饮食不当有关,如“小儿常病伤于饱也”(《后汉书...
  • (拼音R)第五篇(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2343 0001-01-01 《中医词典r~s》
    热汗 证名。即阳汗。见《景岳全书·杂证谟》。详阳汗条。 热膈 病名。五膈之一。《诸病源候论·五鬲气候》:“热鬲之为病,藏有热气,五心中热,口中烂生疮,骨烦四支重,唇口干燥,身体头面手足或热,腰背皆疼痛,胸痹引背,食不消,不能多食,羸瘦少气及癖也。”参见五膈条。 热格 热邪阻格。《素问·至真要大论》:“太阴之胜,火气内郁……甚则心痛热格...
  • 第83章 阴道出血(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731 0001-01-01 《急诊医学》
    第一节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本病是指异常的子宫出血[既出血量、持续时间和(或)间隔时间的异常]而不伴有器质性疾病。近代的研究证明实际是神经内分泌失调所引起的子宫出血。多见于青春期及更年期妇女。无排卵型功血约占70%~80%,有排卵型功血约占20%~30。 一、正常月经出血的机理 正常月经是有排卵的卵巢周期末期子宫内膜脱落而引起的出血。正常月经出血时...
  • 七叶莲

    840 0001-01-01 《本草百科》
    《全国中草药汇编》:七叶莲 拼音注音 Qí Yè Lián 别名 七叶藤、七加皮、汉桃叶、狗脚蹄 来源 为五加科鹅掌柴属植物鹅掌藤 Scheffleva arboricola Hayata 和密脉鹅掌柴 S.venulosa (Wight et Arn.)Harms,以茎 及叶 入药。全年可采,洗净,晒干备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