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15
秒,为您找到
44704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搜课程
搜药方
搜药材
(拼音B)第二篇(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1338
0001-01-01
《中医词典a~b》
白睛青蓝 病名。又名目珠俱青、白珠俱青、目青。见《证治准绳·杂病》:即目之白珠变青蓝色也。常出现于火疳症之后期,白睛病变处红肿消退,遗留紫蓝色或青灰色斑。《审视瑶函》认为:“病证尤急,盖气轮本白,被郁邪蒸逼,走入珠中,膏汁游出,入于气轮之内,故色变青蓝。瞳神必有大小之患。失治者,瞳神损而终身疾矣。”治宜用天麻汤加减。参见火疳条。 白睛溢血 病名...
悬钟穴
958
0001-01-01
《针灸穴位》
悬钟,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别名绝骨、阳维、髓孔、髓会。属足少阳胆经。位于小腿外侧,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在腓骨短肌与趾长伸肌分歧处。有胫前动、静脉分支。布有腓浅神经。主治痴呆、中风、颈项强痛、胸胁满痛、下肢痿痹。直刺0.5-0.8寸。 名称 悬钟穴别名 绝骨、阳维、髓孔、髓会出处 《针灸甲乙经》隶属 ...
彧中
678
0001-01-01
《中医词典x~y》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千金要方》作或中,《医学入门》作域中。属足少阴肾经。在胸部,当第1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布有第一肋间神经及其前皮支,锁骨上神经前支,第一肋间动、静脉。主治咳嗽,气喘,胸痛,不嗜食等。斜刺0.3-0.5寸,不宜深刺。艾炷灸3-5半;或艾条灸5-10分钟。
窦默
656
0001-01-01
《中医词典c~d》
(1196-1280年)金元时针灸医家。原名杰,字子声、汉卿,广平肥乡(今属河北)人。因元兵南下而避兵河南,遇名医李浩,授以“铜人针法”,遂谙针灸术。一说获道人丘长生传授而精医。元世祖屡召之,直至微服相访,始不得已出任昭文馆大学士。所著有《针经指南》、《流注指要赋》、《窦太师流注》、《标幽赋》、《指迷赋》、《铜人针经密语》等针灸专着。另有《疮疡经验全书》十三...
针经指南
1182
0001-01-01
《针经指南》
序 夫医者以愈疾为良,其愈疾之理,莫妙乎针。故知针者,有决病之功,立效之能。且夫之士,宜审而刺之,莫纵臣瞻,妄为施设,非徒无益,而又害之。要在定孔穴以精于心,以取神功而应于手,信知除 见于目下,决病在于手中。是以轩岐开端,越人知要,素问隐其奥,难经彰其妙,况为针者,岂曰小补之哉。 人受阴阳以生,一岁之日有三百六十五日,肢节亦分三百六十有五穴,象周天之度也...
瘰疬
891
2023-11-28
《针灸学-下》
瘰疬 瘰疬 本病好发于颈项及耳之前后,亦可延及颌下、缺盆、胸腋等处。因其结核累累如贯珠之状,故名瘰疬。俗称:“瘰子颈”或“老鼠疮”,即慢性瘰疬。 颈部淋巴结结核可参考本节论治。 〔病因病机〕 瘰疬之为病,多因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气郁化火,炼液为痰,凝阻经络,久则肾水亏耗而肝火愈亢,痰火互结形成结核,渐至血瘀肉腐而溃烂不收。 〔辨证论治〕 初...
《针灸择日编集》
693
0001-01-01
《中医词典z~其他》
针灸著作。一卷。明·金循义、金义孙撰。刊于1447年。本书主要辑录历代文献中有关针灸选择日时的资料,加以比较对照,此种针法来自古代“人神流注”学说。是否与现代“时辰生理学”有相似之处,尚须进一步研究。现存几种清刻本。
第四节 儿科治法概要(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1071
0001-01-01
《中医儿科学》
一、治法特点 (一)治法选用 各种治法在儿科应用时,都要注意到其临床应用的特点。中药内服是儿科应用最多的治法,其中汤剂因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高、药物加减运用灵活等优点而最为常用;中成药,尤其是新型中成药制剂,贮存、运输方便,便于小儿服用,研制和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药物外治使用简便,易为患儿接受,用于辅治或主治部分病症有良好的效果。推拿疗法、艾灸疗法不受...
九宫尻神
671
0001-01-01
《中医词典h~j》
古代针灸宜忌学说之一。见《针经指南》。简称尻神。系以九宫八卦为依据,按病人年龄来推算人神所在部位,从而避忌刺灸。一岁起坤宫,避忌外踝;二岁当震宫,避忌齿、指、腨;三岁当巽宫,避忌头、口、乳;四岁当中宫,避忌肩、尻;五岁当干宫,避忌面、目、背;六岁当兑官,避忌膊、手;七岁当艮宫,避忌项、腰;八岁当离宫,避忌膝、肋;九岁当坎宫,避忌脐、肘、脚;十岁复起坤宫,依次...
1..
«
72
73
74
75
»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