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07 秒,为您找到 1243 个相关结果.
  • 麻黄根汤

    …《圣惠》卷十二:麻黄根汤 处方 麻黄根1两,黄耆1两(锉),五味子半两,牡蛎2两(烧为粉),甘草3分(炙微赤),龙骨1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伤寒虚汗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5钱,以水1大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十二 《傅青主女科·产后编》卷上:麻黄根汤 处方 人参2钱,当归2钱,黄耆1钱半(炙),白术1钱(炒),桂…
  • 蚵蚾黄连丸

    …,面色萎黄,头发作穗,心腹胀满,肚上青筋。 组成 疥蛤蟆(洗,去肚腹,以酒浸炙令黄香即住)十枚、木香一分、胡黄连半两、黄连(九节者)半两、沉香一分、丁香一分、麝香少许、木鳖(烧令烟尽)半两、巴豆(以水淘洗,去心膜并油,以纸裹,用重物压去油,再研如面止)二十二粒、干姜(烧令存性用)一钱。用法用量 上为细末。以水浸蒸饼为丸,如萝卜子大。每服一丸,空心、临卧米饮送下;三岁以上,每服…
  • 冷汤

    …淡竹叶能解烦渴;大枣能补元气,大附子能引心肺之火下行,则烦渴止矣。 摘录 《普济方》卷一九九引《广南卫生方》 《永乐大典》卷八○二一引《澹寮》:冷汤 别名 冷香汤、冷汤饮 处方 沉香、附子(炮)。 功能主治 冷痰虚热,诸劳寒热。 用法用量 冷香汤(《本草纲目》卷三十四引《元戎》)、冷汤饮(《奇效良方》卷二十二)。《本草纲目》引《元戎》本方用量:各等分。 …
  • 加味知柏地黄汤

    …伏热,热入精室,欲火与伏火交蒸,发为夹阴温病。 《会约》卷十二:加味知柏地黄汤 处方 熟地4-5钱,枣皮钱半,山药钱半,茯苓钱半,当归钱半,白芍(酒炒)钱半,丹皮1钱,麦冬1钱,知母1钱,黄柏1钱,泽泻8分,五味3分。 功能主治 阴虚火动,煎熬汗出。 用法用量 水3碗,煎2碗,空心顿服。 摘录 《会约》卷十二 《重订通俗伤寒论》:加味知柏地黄汤 处方 知母…
  • 当归散《普济方》卷二八三

    …,以白芷色黄,药成,绞去滓。以敷疮上,每日三次。主治 痈疽,发背,金疮已坏及未败火疮,诸瘸疥患。使用注意 忌海藻、松菜、猪肉。重要文献摘要 《外台秘要精华本》:“卓氏白膏。疗痈疽,发背,金疮已坏及未败火疮,诸腐疥患疗之方。当归、附子(炮)、细辛、芎䓖、续断、牛膝、通草、甘草(炙)、白芷各二两,蜀椒三合,芍药、黄耆各一两。上十二味,㕮咀,以猪膏二升,煎之微火上,以白芷色…
  • 黄连阿胶丸

    …用法用量 每服2钱,以炒米汤送下。 摘录 《饲鹤亭集方》 《广嗣纪要》卷十二:黄连阿胶丸 处方 黄连1两,阿胶1两(炒),砂仁1两,当归1两,白术1两,干姜(炒)1钱5分,枳壳(炒)5钱,炙甘草3钱。 制法 上为末,加盐梅肉3两,入少醋,同杵为丸。 功能主治 妊娠下利赤白,肠鸣后重,谷道疼痛。 用法用量 以陈米汤送下。 摘录 《广嗣纪要》卷十二
  • 神应黑玉丹

    …六两,猪悬蹄一百只,牛角腮十二两,槐角六两,雷圆、脂麻,各四两;乱发(皂角水洗净.焙)、败傻,各八两;苦楝根五两。 上碎用,瓮罐内烧存性,碾为细末,入乳香二两,麝香八钱,研令和匀,用酒打面糊为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丈夫、妇人久新肠风痔俈,着床头,痛不可忍者,服此药不过三、四次,便见功效。 初得此疾发痒或疼,谷道周回多生硬核,此是痔,如破是俈,只下血是风。皆因酒、色、气、风、食五事过…
  • 戒止丸

    …)。 制法 上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秽烂黑肿,臭恶疠风。 用法用量 每服100丸,早、晚以茶送下。腹中响动不安,2-3时即定。 摘录 《解围元薮》卷三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戒止丸组成 荆芥、白芷、防风各十二两,苦参—斤,丢子八两,蒺藜、胡麻、牛蒡子各十两,当归、红花、川芎、闹羊花(酒蒸晒两次)各四两。用法用量 上…
  • 加味升麻汤

    …即出。 摘录 《种痘新书》卷十一 《种痘新书》卷十二:加味升麻汤 处方 连翘、升麻(俱酒洗)、葛根、桅子(酒炒)、黄芩(酒炒)、桔梗(米泔水炒)、麦冬(去心)、木香(酒洗磨调)、滑石、牛蒡(酒炒)、淡竹叶各等分。 功能主治 痘后身热,月余不除。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种痘新书》卷十二 《医钞类编》卷十四:加味升麻汤 处方 升麻、白芍、甘…
  • 独活散《外台秘要》

    …外台秘要》卷十五引《古今录验》。主治①《外台》引《古今录验》:风眩厥逆,身体疼痛,百节不随,目眩心乱,反侧若癫,发作无常。②《圣济总录》:风眩厥逆,身体疼痛,骨节沉重,目痛心乱。 组成 独活四分,白术十二分,防风八分,细辛、人参、干姜各四分,蜀天雄(炮)、桂心各一分,栝楼六分。用法用量 上为细末。每服半方寸匕,早晨以清酒送下,一日二次。主治 ①《外台》引《古今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