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23 秒,为您找到 187561 个相关结果.
  • 遗精

    602 0001-01-01 《医述》
    经义 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五脏盛,乃能泻。 ○丈夫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 ○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素问》) 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 ○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 ○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则恐惧流淫而不止。 ○恐惧不解则伤精;精伤,则骨酸痿厥,精时自下。(《灵...
  • 附脏结第五

    483 0001-01-01 《伤寒溯源集》
    问曰。病有结胸。有脏结。其状何如。答曰。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名曰结胸也。何谓脏结。答曰。 如结胸状。饮食如故。时时下利。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名曰脏结。舌上白苔滑者难治。 此设问以申结胸脏结之辨也。然深哉仲景之文。秘哉仲景之法。而难于推测者也。夫寸脉。气口脉也。 关脉。右关脉也。浮为阳。表脉也。沉为阴。里脉也。小细沉紧者。寒邪深入之脉也。何以知其为...
  • 06 寿夭刚柔

    【原文】黄帝问于少师曰:余闻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愿闻其方。 【翻译】黄帝向少师问道:我听说人体的生长,性格有刚有柔,体质有强有弱,身材有长有短,并有阴阳两方面的区别,希望听一下其中的道理。 【原文】少师答曰: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审知阴阳,刺之有方。得病所始,刺之有理。谨度病端,与时相应。内合于五脏六腑,外合于筋骨皮肤。是故...
  • 第三节 痉病

    1178 0001-01-01 《中医内科学》
    痉病系指由于筋脉失养所引起的以项背强急,四肢抽搐,甚至角弓反张为主要特征的临床常见病。 中医药对痉病有系统的理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历代医家对痉病发病原因的认识,经历了从外感致痉到内伤亦可致痉的过程。《内经》对痉病的病因是以外邪立论为主,认为系风寒湿邪,侵犯人体,壅阻经络而成。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诸暴强直,皆属于风”。《灵...
  • 3.15孙一奎治周痹案

    748 2023-11-28 《名医医案选读》
    3.15孙一奎治周痹案 3.15孙一奎治周痹案 吴江孙质庵老先生行人,时患痛风,两手自肩及曲池,以至手梢,两足自膝及跟尻,肿痛更甚,痛处热,饮食少,请告南还,而伏蓐者三年。里有吴君九宜者,沈考功西席也,见予起后渠疾,因语行人逆予。诊其脉,皆弦细而数,面青肌瘦,大小腿肉皆削。予与言:此病得之禀气弱,下虚多内①,以伤其阴也。在燕地②又多寒。经云:气主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