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22 秒,为您找到 75585 个相关结果.
  • (拼音X)第二篇(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1036 0001-01-01 《中医词典x~y》
    血脱气脱 病因病理学名词。亦称气随血脱。血为气之载体,出血过多,气失所依,导致阳气虚脱。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大汗亡阳、脉微欲绝等症。相当于出血性休克。治疗时根据血脱先益气的原则,急宜补气以固脱,用独参汤之类。 血脱 病证名。阴血亏损脱失之证。出《灵枢·决气》:“血脱者,色白,夭然不泽。”又名脱血。《杂病源流犀烛·诸血源流》:“脱血,冲脉病也...
  • 第五节 心理治疗

    819 0001-01-01 《康复医学》
    心理治疗又称精神治疗(Psychotherapy),是以心理学理论为指导,运用心理学方法,帮助患者了解发病原因及有关影响因素,并通过治疗者的言语、态度和患者对治疗者的信任,对患者进行指导和暗示,唤起患者的积极情绪,以解除症状、治疗疾病,促进康复为目的的治疗方法。 现代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很多。一般分为支持疗法(supportive therapy)、行为治疗...
  • 象皮

    800 0001-01-01 《本草百科》
    《全国中草药汇编》:象皮 拼音注音 Xiànɡ Pí 来源 象科动物亚洲象 Elephas maximus L.的皮 ,以去毛的干燥皮入药。将象皮用水浸泡3天,刷净,闷润至内外湿度一致时切片晒干。 炮制 象皮粉:先将滑石粉放锅内加热,倒入象皮,烫至鼓起并呈焦黄色时,取出,筛去滑石,放凉,碾成细粉即得。 性味...
  • 清代前中期少数民族医学

    2604 0001-01-01 《中国医学通史》
    鉴于我国少数民族医学中有相当多的民族医学在分期上有本民族及该医学体系的特殊性,有时很难与汉族中医的历史分期一致,故本节将明清时期民族医学的发展情况放在一起讨论。 一、蒙医学 蒙医学在十六世纪以前,经历了一段实际经验积累的时期,这在前面有关章节中业已介绍了。十六世纪以后,蒙医学有了飞跃的发展,形成了理论体系,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理论指导实践的阶段。 ...
  • 第一节 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2781 0001-01-01 《中医儿科学》
    —、中医儿科学的萌芽期(远古-南北朝) 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原始的医学活动。据考古学家考证,我国69万年前的“北京人”平均寿命大约只有14岁,因而可以说,人类早期的医学活动中,包括了相当部分的儿童医疗保健内容。《山海经》中所载巫方是传说中我国最早的儿科医生。史书中明确记载的儿科医生则始见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扁鹊……人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
  • (拼音S)第十六篇(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800 0001-01-01 《中医词典r~s》
    上焦吐 证名。见《I活法机要·吐证》。其证食已暴吐,渴欲饮水,大便结燥,气上冲而胸发痛,脉浮而洪。治当降气和中,用桔梗汤、木香散、七气汤,或六君子汤加木香、藿香、桔梗、枇杷叶等。 上焦如雾 生理学术语。出《灵枢·营卫生会》。上焦宣发中焦上输的水谷精气,充养身体各部,象雾露一样均匀地敷布于全身。 上焦 ①人体部位名,三焦之一。三焦的上部...
  • (拼音X)第十篇(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819 0001-01-01 《中医词典x~y》
    谢以闻(1555-?年) 明末医家。字克庵。杭州府于潜(今浙江临安西)人。家贫,刻苦学习,为邑痒生,后改习医,并精于医。年八十余时尚手不释卷。着有《医学要义》一书,未见刊行于世。 谢星焕 清代医家。字映庐。江西南城人。祖、父皆业医。承家学,业医,治崇李东垣、喻嘉言之学,施治数十年,颇富经验,对于痿躄、拘挛、痰饮等辨识清晰。子甘澍(字杏园)继其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