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20 秒,为您找到 173792 个相关结果.
  • 千捶膏

    536 0001-01-01 《中药方剂》
    《种福堂公选良方》卷三:千捶膏 处方 松香(锅内溶化,倾入清水内片时,揉白取用)500克 蓖麻子180克(净)柏油60克 白蜡60克 大黄 银朱各60克 左顾牡蛎60克(用粗草包好入火内煨,存性) 功能主治 治无名肿毒。 用法用量 在平青石上,先将松香30~60克与蓖麻30~60克铺于石上,用铁锤打碎,干则加蓖麻,湿...
  • (拼音X)第三篇(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4609 0001-01-01 《中医词典x~y》
    雪口 病名。又名鹅口。据《咽喉经验秘传》载:“初生月内小儿,满口生疮,舌上生白屑如鹅口样,故名。此病多因胎热蕴于心脾二经所致。治宜清解胎毒,用银花、连翘、薄荷等漱口或外吹冰硼散等。参见鹅口疮、鹅口等条。 《学医随笔》 医论著作。清·顾淳庆撰于1821年。全书共分伤寒、温病、痢疾、霍乱、咽喉及胎产六篇,每篇先引古代医学文献中有关论述,继则阐明作者...
  • (二)支气管哮喘

    (二)支气管哮喘 (二)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发作性肺部过敏性疾 病。其发病机理甚为复杂,目前较为公认的是病人在支气管高反 应状态下,由于变应原或其他因素引起的广泛气道狭窄性病变, 产生胸闷、唆嗽或呈典型的呼气性呼吸困难。临床表现为间歇发作,往往经治疗消除或自行缓解。也有的病人经久不愈,所谓呈“支气管哮喘持续发作状态”。本病又...
  • 导言

    4534 2023-11-28 《黄帝内经讲解》
    导言 导言 中医教育学,是一门古老而崭新的科学。中医教育的历史,若从师徒授受和医籍编纂算起,已有两千余年。近代史上的中医教育,首推一八八五年浙江陈虬创立的利济医学堂。新中国诞生不久,创办了北京、上海、广州和成都四所中医学院,从而揭开了当代中医教育的序幕,至现在,全国已发展到二十三所。但是,如果把我国中医教育的实践经验加以分析、研究、总结和提炼,升华,...
  • 导言

    4544 2023-11-28 《中医内科学》
    导言 导言 中医教育学,是一门古老而崭新的科学。中医教育的历史,若从师徒授受和医籍编纂算起,已有两千余年。近代史上的中医教育,首推一八八五年浙江陈虬创立的利济医学堂。新中国诞生不久,创办了北京、上海、广州和成都四所中医学院,从而揭开了当代中医教育的序幕,至现在,全国已发展到二十三所。但是,如果把我国中医教育的实践经验加以分析、研究、总结和提炼,升华,...
  • 导言

    4521 2023-11-28 《方剂讲解》
    导言 导言 中医教育学,是一门古老而崭新的科学。中医教育的历史,若从师徒授受和医籍编纂算起,已有两千余年。近代史上的中医教育,首推一八八五年浙江陈虬创立的利济医学堂。新中国诞生不久,创办了北京、上海、广州和成都四所中医学院,从而揭开了当代中医教育的序幕,至现在,全国已发展到二十三所。但是,如果把我国中医教育的实践经验加以分析、研究、总结和提炼,升华,...
  • 导言

    导言 导言 中医教育学,是一门古老而崭新的科学。中医教育的历史,若从师徒授受和医籍编纂算起,已有两千余年。近代史上的中医教育,首推一八八五年浙江陈虬创立的利济医学堂。新中国诞生不久,创办了北京、上海、广州和成都四所中医学院,从而揭开了当代中医教育的序幕,至现在,全国已发展到二十三所。但是,如果把我国中医教育的实践经验加以分析、研究、总结和提炼,升华,...
  • 中医大辞典

    中医大辞典 中医大辞典 《中医大辞典》编辑委员会编。始刊于1981年。 本书是一部供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中应用的工具书。全书选收中医基础理论、临床、针灸、中药、方剂、人物、文献、推拿、气功等方面的词目约四万五千条(其中包括单字及附条),分《医史文献分册》、《妇科儿科分册》、《中医基础分册》、《中药分册》、《内科分册》、《方剂分册》、《外科骨伤五官科...
  • 第七节 阴茎痰核

    1163 2023-11-28 《中医外科学》
    第七节 阴茎痰核 第七节 阴茎痰核 阴茎痰核是阴茎海绵体发生纤维性硬结,有块多有痰,故本病命为”痰核”。其特点是阴茎背部有条索或斑块状结节,多见于30~50岁的中年人。 〔病因病机〕 肝脉络阴器,由于肝经气滞,郁结生痰,经络阻隔,血行失畅而瘀,痰浊互相凝结而成硬结。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领 一是触诊以辨是否夹瘀,如果结块坚硬,不可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