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15 秒,为您找到 63387 个相关结果.
  •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宋·唐慎微撰。其初稿完成于1082年,最后定稿时间约在1098年。 《证类本草》是在掌禹锡《嘉佑本草》和苏颂《本草图经》基础上,收集民间验方,各家医药名著以及经史传记、佛书道藏中的有关本草学记载,整理编着而成的。全书共31卷。第1、2卷为序例,以后各卷,将药物分为玉石、草、木、人、兽、禽、虫鱼、果、米谷、菜(以上又各...
  • (拼音S)第六篇(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2006 0001-01-01 《中医词典r~s》
    嗜异 病证名。指病人喜食异物。《寿世保元》:“小儿爱吃泥土,乃脾虚胃热所致,面色青黄,或是虫动。”临床上脾疳、虫积的患儿多有嗜异的症状。 嗜卧欲寐 见但欲寐条。 嗜卧 病证名。出《素问·诊要经终论》。亦见于《马王堆汉墓医书·阴阳十一脉灸经》。《灵枢·大惑论》则名之为“多卧”,后世更有多眠、善眠、多寐等名。指在正常生活节奏下,经常困倦欲...
  • 编者的话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餮泄,夏伤于暑秋必阂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指明时有温热寒凉之别,病有表里新伏之分,诊有因时辨证之巧,治有知常应变之妙,诚时病之纲须,立论之大法,历代诸贤,靡不奉为圭臬。综观各家著述,言时病者,颇不乏人,然论专着,则雷氏之《时病论》尚矣。雷少逸氏秉承经旨,博览群书,结合临床心得,撰写《时病论》...
  • 第二节 中医妇科学的发展简史

    2420 0001-01-01 《中医妇科学》
    中医妇科学是中医学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在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中逐渐建立和充实起来的。医学发展的历史,离不开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历史影响,为此,我们把中医妇产科学的发展史分为十大历史阶段进行阐述。 一、夏商周时代(公元前2178—公元前770年) 我国远古时代的祖先,在劳动和生活中就已经发现了一些药物,积累了初步的医疗经验。到了夏、商、周时代,中医妇产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