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23 秒,为您找到 106457 个相关结果.
  • 卷之六

    841 0001-01-01 《四诊抉微》
    切诊二十九道脉析脉体象主病 提纲挈领说 《经》曰:调其脉之缓急大小滑涩,而病变定矣。盖谓六者,足以定诸脉之纲领也。 又曰:小大滑涩浮沉。《难经》则曰:浮沉长短滑涩。仲景曰:弦紧浮沉滑涩。此六者,名为残亦为其足统表里阴阳虚实,冷热风寒湿燥,脏腑血气之病也。浮为阳,为表,诊为风,为虚;涩为气独滞。凡诸说者,词虽稍异,义实相通也。 邹丹源曰:脉之提纲,当以...
  • 第27节 冠状动脉疾病(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心绞痛 心绞痛是由于心肌缺血缺氧引起的一种短暂的胸痛或心前区压榨感。 心脏对氧的需要取决于心脏工作负荷(心脏跳动的速度和强度)。体力活动和情绪激动时心脏工作负荷增加,因此心脏对氧的需求增加。有动脉狭窄或阻塞时,流向心肌的血液不能增加以满足心肌的需要,从而导致心肌缺血,出现胸痛。 【病因】 通常,心绞痛发生在冠状动脉疾病,但也可见于其他原因,如主动脉...
  • (九)诊脉部位

    762 2023-11-28 《黄帝内经讲解》
    (九)诊脉部位 (九)诊脉部位 上部天,两额之动脉;上部地,两颊之动脉;上部人,耳前之动脉(1)。中部天,手太阴也;中部地,手阳明也;中部人,手少阴也(2)。下部天,足厥阴也;下部地,足少阴也;下部人,足太阴也(3)。故下部之天以候肝,地以候肾,人以候脾胃之气(4)。帝曰:中部之候奈何?岐伯曰:亦有天,亦有地,亦有人。天以候肺,地以候胸中之气,人以候...
  • 类中

    788 0001-01-01 《古今医案按》
    王节斋治一壮年。忽得暴病如中风。口不能言。目不识人。四肢不举。急投苏合香丸。不效。王偶遇闻之。询其由。曰。适方陪客。饮食后忽得此证。遂教以煎生姜淡盐汤。多饮探吐之。吐出饮食数碗而愈。 郑显夫年六十余。因大怒。遂昏仆。四肢不用。丹溪曰。怒则火起于肝。手足厥阴二经之气闭而不行。故神无知。怒甚则伤于筋。纵其若不容故手足不用。乃以连柏泻其上逆之火香附降其肝气。一二日...
  • 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

    704 0001-01-01 《黄帝内经素问》
    黄帝问曰∶诊法何如?岐伯对曰∶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脏有余不足,六腑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夫脉者,血之府也,长则气治,短则气病,数则烦心,大则病进,上盛则气高,下盛则气胀,代则气衰,细则气少,涩则心痛,浑浑革至如涌泉,病进而色弊,绵绵其去如弦绝...
  • 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

    黄帝问曰:诊法何如? 岐伯对曰: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 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脏有余不足,六腑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 夫脉者血之府也。长则气治,短则气病,数则烦心,大则病进。 上盛则气急、下盛则气胀、代则气衰、细则气少、涩则心痛。 浑浑革至如涌泉,病进而色...
  • 周期性麻痹

    刘××,男,45岁。辽宁省抚顺市某局干部。 【病史】1975年2月,参加抗震救灾工作。 当时气温降至零下20度,在雪地临时架设帐篷办公和食宿。2月17日深夜,起床接长途电话,衣着单薄,持续约20分钟,后感下肢冷麻。翌日,遂不能站立。经医疗队以抗风湿治疗无效,第五日即四肢瘫痪。2月24日送回抚顺,××职工医院外科诊断为“筋肌纤维质炎”。又转××医院治疗,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