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08
秒,为您找到
904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搜课程
搜药方
搜药材
参芪补肺汤
…服。功用 气阴双补,化痰排脓。主治 肺痈日久不愈,气阴两虚所咳吐脓血,发热不退,体倦口渴,小便不调,形体消瘦,舌嫩红,脉细数或虚数。方义 本方为四君子汤、生脉散、六味地黄汤加减而成。诸药合用,共奏气阴双补,化痰排脓之功效。运用 临床上常用于气阴两虚所致肺痈日久不愈。重要文献摘要 方论选录《
外科
枢要·论肺疽肺痿》:“咳嗽胸胀者,葶苈大枣泻肺汤。咳脓腥…
加味仙遗粮散《扶寿精方》
…性医学》:“梅毒在我国的历史,普遍认为是葡萄牙商人进入广州后,于1505年在华南一带首先出现……1530年明·吴曼《珍本医书集成》中,收载了成书于1522年的《扶寿精方》,它记载了用‘加味仙遗粮散、药酒方、擦药方三方互用治远年杨梅风。’用‘三黄败毒散治杨梅疮’…… 1587年龚廷贤著《万病回春》,1617年陈实功著《
外科
正宗》对杨梅疮、鱼口、便毒病例记述详,对二期及三期梅毒已有清楚认识。”注意事项…
凉血消风散
…克 荆芥9克 蝉衣6克 苦参9克 白蒺藜9克 知母9克 生石膏30克 生甘草6克 功能主治 消风清热。治脂溢性皮炎,人工荨麻疹,玫瑰糠疹。 用法用量 水煎服。 备注 本方从《
外科
正宗》消风散增减而成。生地,当归、甘草凉血润爆;知母、石膏清肌热;荆芥、蝉衣消风,苦参、白蒺藜祛风止痒。适用于血热生风、风燥诸证,舌质红,脉弦滑数。治玫瑰糠疹可加紫草凉血清热;人工荨麻疹加紫草、桃仁…
加味五宝丹
…煎汤洗鼻三二次,则见风不痛。 伤鼻,加辛夷3钱;咽喉腐烂,加升麻3钱,桔梗2钱;玉茎腐烂,加真僵蚕3钱,牙皂2钱;上部,加白芷1钱;胸腹,加白芍药1钱;下部,加牛膝1钱;四肢,加羌活、金银花、蒲公英各2钱。服前丹作呕者,生姜5钱取汁,煮鲫鱼食之,以助胃气;二便涩滞不通者,用百草霜2钱,井花水调服即解,如补鼻柱,长阳道,前古方5味,加制胎元1具,熏生蟹脚焙末7分,服如法。 摘录 《
外科
大成》…
补肝重明丸《急救仙方》
…可上清头目;临睡酒送下,则可荣养气血,不饮酒则用人参、当归汤送下。功用 补养肝血,滋长胆水,退目中隐闷。主治 瞳神昏散,目力虚弱,视物不真。重要文献摘要 方论选录《仙传
外科
秘方》:“补肝重明丸,羚羊角,生地黄,熟地黄,肉苁蓉,枸杞子,防风,草决明各一两,楮实子半两,甘菊花,羌活,当归各一两,羊子肝四两(煮焙)。上为末,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大抵肝主目,肝受血…
黄蓉散
…(30g)。用法用量 上为细末。苦茶调敷。功用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治 手足肿毒,已成未成。方义 方义大黄苦寒,功能下瘀血,破瘕瘕积聚,荡涤肠胃,外用清热消肿,宣通血脉流行。芙蓉叶功能凉血散热,消肿排脓,为
外科
治痈疽肿毒要药,单味为末,名清凉散,今二品合用疗效更大,得得苦茶清热,消肿之味调膏,相得益彰。运用 诊断要点:无名肿毒,发热疼痛。临床常用…
济阴汤
…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
外科
枢要》卷四:济阴汤 处方 连翘1钱,山栀(炒)1钱,黄芩1钱,黄连(炒)1钱,芍药1钱5分,金银花3钱,甘草1钱,牡丹皮1钱2分。 功能主治 疮属纯阳,肿痛发热。 用法用量 水煎服。 大便秘,量加大黄。 摘录 《
外科
枢要》卷四 《衷中参西》卷上:济阴汤 处方 怀熟地1两,生龟版5…
益岁甲马
…演成方剂。王氏先祖收录此方,原古方名为‘轻足散’、‘行军散’,曾发给出征出征将士,以解长途行军、水土不服所引起的疲累与疾患。经陕西省人民医院、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临床观察验证,现代
科学
成果检测及中医专家评审鉴定证明:“对人体无任何毒副作用,组方合理、使用方便,对老年人的腰腿痛、虚劳失眠、中风后遗症(轻症)有明显疗效。总有效率90%。” 以人体大穴足三里为用药中心,配合上、下巨虚穴位,通过人体自然活动…
金黄散
… 《
外科
精义》卷下:金黄散 处方 黄连 大黄 黄耆 黄芩 黄柏 郁金各30克 甘草1.5克 龙脑1.5克(另研) 功能主治 治丹毒,热疮。 用法用量 上药共为细末,入龙脑研匀;若治湿毒丹肿,新水调扫赤上,或蜜水调如稀糊,用小纸花子贴之,或小油调扫;如久不愈,热疮毒赤,干掺或水调涂。 摘录 《
外科
精义》卷下 《妇人良方》卷二十三引《妇人经验方》:金黄散 处方 …
四物汤
…I期全部治愈;Ⅱ期患者治愈20例,显效2例;Ⅲ期患者显效5例,有效5例。(《光明中医》2006年第2期) 10.复发性口腔溃疡:采用加减四物汤治疗68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诊断标准参照实用口腔
科学
和口腔内
科学
诊断标准)。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口腔黏膜病专业委员会2000年试行标准。口腔黏膜损害区疼痛消除、溃疡面消失、随访1年无复发为痊愈;口腔黏膜损害区疼痛消除、溃疡面消失、8个月随访无复发为…
1..
«
76
77
78
79
»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