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17 秒,为您找到 44704 个相关结果.
  • (拼音T)第五篇(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2434 0001-01-01 《中医词典t~w》
    天蛇头 病名。系指部疔疮之一。出《证治准绳·外科》卷三。又名发指,又名蛇头疔、天蛇毒。即手中指或其他手指头所生结毒,焮肿赤痛,或剧烈跳痛。《外科正宗》治天蛇毒初起红肿,发热疼痛彻心者宜用雄黄散。 天蛇毒 病名。因草间毒蛛、蛇毒等所致之全身溃烂性疾病。见《梦溪笔谈》,并记有“病癞,通身溃烂,号呼欲绝。西溪僧识之曰:‘此蛇毒耳,非癞也。’取木皮煮饮...
  • 三国两晋南北朝医学理论研究与文献整理(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1967 0001-01-01 《中国医学通史》
    一、文献整理研究 中医药学典籍,先秦到两汉时期已经相当丰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不少医家对《黄帝内经》、《八十一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药经典文献进行了整理研究或注释阐发。 (一)吕广注《八十一难经》 三国时吴国赤乌年间(公元238~250年),太医令吕广注《八十一难经》,启注疏经典理论医著之端,也是已知的整理研究古典文献之最早著...
  • 经六穴

    1446 0001-01-01 《针灸穴位》
    经六,经外奇穴名。出自《中国针灸学》。别名经门之六穴。位于背部,在第9胸椎棘突之高点两侧各0.5寸取2穴,此2穴上下各0.5寸处又取4穴,共6穴。分布有第8、第9胸神经后支内侧支,深层为第8、第9胸神经后支外侧支。主治咳嗽、气管炎、哮喘、肺结核、肺炎、血虚体弱、胸背痛、胆结石、胆囊炎等。针刺0.5-1寸。 名称 经六穴别名 经...
  • 《手穴手纹诊治》(全本)

    2279 0001-01-01 《手穴手纹诊治》
    前言 手穴手纹诊治疾病,有其应用方便、效果灵验、经济安全等特点。它依传统的中医学理论作指导,不仅可以诊病、治病,而且在预防、保健上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手,作为人体的劳作器官,受大脑皮层、神经系统的支配;有双重的血液供应,神经、血管丰富。手为四末,是经络衔接,气血流注的部位。五俞穴大都分布于此,与五脏六腑相关联。因此,通过针灸、按摩、推拿、点压、穴...
  • 皇甫谧

    1106 0001-01-01 《中医词典h~j》
    魏晋间著名医家。215-282年,原名静,字士安,号玄晏先生。安定朝那(今甘肃平凉县西北)人。幼随叔父迁居新安,年二十不好学,游荡无度。后经叔母教导,始勤奋不怠,因家贫穷而自稼穑,带经而农。遂博综典籍百家之言,沉静寡欲,始有高尚之志,以著述为务,后得风痹疾,犹手不辍卷。曾专心攻读医书,汇集《素问》、《针经》、《明堂孔穴针灸治要》等加以编辑,撰成《针灸甲乙经》...
  • 胛缝穴

    1473 0001-01-01 《针灸穴位》
    胛缝,经外奇穴名。出自《医学纲目》。位于肩胛骨脊柱缘,靠近上、下角处取之,左右计4穴。上二穴分布有第1胸神经后支内侧皮支,肩胛背神经和副神经,下二穴分布有第6、第7胸神经后支外侧,深层为第7肋间神经干。主治斜方肌拉伤、斜方肌纤维织炎、背痛、颈椎病、肩胛痛、肩背风湿痛等。直刺0.3寸或斜刺0.5-1寸。 名称 胛缝穴出处 《医学...
  • 肺痨

    1106 2023-11-28 《针灸学-下》
    肺痨 肺痨 肺痨 是一种慢性传染病。以咳嗽,咳血,胸闷,潮热,盗汗和逐渐消瘦为特征。本病具有传染性,故古代文献又有“传注”“传尸”等名称。此外,亦有根据症状和预后而命名为:骨蒸、痨瘵等。 〔病因病机〕 肺痨的致病因素,不外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外因是感染痨虫,侵入肺脏;内因是机体正气不足,抗病能力低下。两者往往互为因果。 痨虫侵入肺脏,肺阴受损...
  • (拼音Z)第五篇(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4683 0001-01-01 《中医词典z~其他》
    滋水涵木 治疗学术语。即一种治法。运用滋肾阴而达到牵制肝阳的治疗方法。适用于肾阴亏、肝阴虚、肝火有余的证候。症见头目眩晕、眼干发涩、耳鸣颧红、口干、五心烦热、腰膝酸软、男子遗精、妇女月经不调,舌红苔少,脉细弦数等,可用干地黄、山茱萸、枸杞子、玄参、龟板、女贞子、何首乌等药。 滋补育阴 参补肾阴。详该条。 滋补肾阴 参补阴、强阴条。 ...
  • 《针灸学》

    1146 0001-01-01 《中医词典z~其他》
    针灸著作。 ①江苏省中医学校针灸学教研组编。分经络、腧穴、刺法、灸法、治疗、参考六篇。系统整理了古代针灸学的主要成就。是参考各种针灸文献及临床教学编写的讲义。1957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②上海中医学院编。分经络篇、穴位篇、刺灸法篇、治疗篇。此书除较系统地整理了古代针灸学文献外,并记载了1974年以前中西结合的部分资料。取材广泛,是针灸临床教学等常用...
  • 陶针疗法

    陶针疗法 陶针疗法 覃保霖撰,刊于1959年。 陶针疗法,是属于针灸医学领域中的特殊技法,与针灸学的起源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是采用废弃的旧陶瓷片,经过消毒处理后,用刀脊轻轻敲击成为具有锋芒的陶片针,然后根据对病症的诊断,选定体表一定部位,运用不同手法施行针刺,以达到解除疾病、恢复健康的效果。 陶针治病具有一定的科学道理。陶针的轻刺手法,属于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