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20 秒,为您找到 191490 个相关结果.
  • 邪气脏腑病形第四

    (此篇未收集到录音资料,据《黄帝内经章句索引》整理) 篇解: 全篇前半论邪气,后半论病形,而无不关系于脏腑,故以“邪气脏腑病形”名之。总的精神在阐发邪气之伤于脏腑有浅有深,而表现出的病形便各有不同,因而针刺之法亦各其治矣。全篇可分作三章。 第一章 邪气伤脏腑之病机 【原文】“黄帝问于岐伯曰:邪气之中人也奈何?”至“寒不能胜之也”。 【提要】发明邪气伤...
  • 寿夭刚柔第六(法律)

    1186 0001-01-01 《内经评文》
    黄帝问于少师曰.余闻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愿闻其方.少师答曰.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审知阴阳.刺之有方.得病所始.刺之有理.谨度病端.与时相应.内合于五脏六腑.外合于筋骨皮肤.是故内有阴阳外亦有阴阳.在内者.五脏为阴六腑为阳在外者筋骨为阴皮肤为阳.故曰病在阴之阴者.刺阴之荥输.病在阳之阳者.刺阳之合.病在阳之阴者.刺阴之经.病在阴之...
  • 黄帝内经灵枢集注卷之二十三

    岁露论第七十九 黄帝问於岐伯曰:经言夏日伤暑,秋病疟,疟之发以时,其故何也?岐伯对曰:邪客於风府,病循膂而下,卫气一日一夜,常大会於风府,其明日,日下一节,故其日作晏。此其先客於脊背也,故每至於风府则胜理开,胜理开则邪气入,邪气入则病作,此所以日作尚晏也。卫气之行风府,日下一节,二十一日,下至尾底,二十二日,入脊内,注入伏冲之脉,其行九日,出於缺盆之中,其...
  • 寿夭刚柔第六 法律

    1162 0001-01-01 《灵枢经》
    黄帝问于少师曰:余闻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愿闻其方。 少师答曰: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审知阴阳,刺之有方。得病所始,刺之有理。谨度病端,与时相应。内合于五脏六腑,外合于筋骨皮肤。是故内有阴阳,外亦有阴阳。在内者,五脏为阴,六腑为阳,在外者,筋骨为阴,皮肤为阳。故曰,病在阴之阴者,刺阴之荥俞,病在阳之阳者,刺阳之合,病在阳之阴者,刺...
  • 寿夭刚柔第六

    1124 0001-01-01 《黄帝内经·灵枢》
    黄帝问于少师曰:余闻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愿闻其方。 少师答曰: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审知阴阳,刺之有方。得病所始,刺之有理。谨度病端,与时相应。内合于五脏六腑,外合于筋骨皮肤。是故内有阴阳,外亦有阴阳。在内者,五脏为阴,六腑为阳,在外者,筋骨为阴,皮肤为阳。故曰,病在阴之阴者,刺阴之荥俞,病在阳之阳者,刺阳之合,病在阳之阴者,刺...
  • 邪客第七十一

    579 0001-01-01 《内经评文》
    黄帝问于伯高曰.夫邪气之客人也.或令人目不瞑不卧出者.(疑当作不汗出者) 何气使然.伯高曰.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肺.而行呼吸焉.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以应刻数焉.卫气者.出其悍气之 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常从足少阴之分间.行于五脏六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