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05 秒,为您找到 1043 个相关结果.
  • 朱砂圆

    处方 硼砂(研)一分,朱砂(研飞)五十两,麝香(研)、梅花脑(研),各半两;脑子(研)、牙硝(枯),各一两;甘草(浸汁熬膏)五斤,寒水石(烧通红.研)四两。 炮制 上研匀,用甘草膏和,每两作一百圆。 功能主治 镇心神,化痰涎,利咽膈,止烦渴。 用法用量 每服一圆,含化。小儿夜多惊啼,薄荷水化下。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没食子圆

    处方 没食子、地榆,各半两;黄檗(蜜炒)二两,黄连(炒)一两半,酸石榴皮一两。 炮制 上件捣,罗为细末,以醋煮面糊为圆,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 治小儿肠虚受热,下痢鲜血,或便赤汁,腹痛后重,昼夜不止,遍数频多。 用法用量 每服十圆至二十圆,温米饮下。食前服。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守宫膏

    处方 守宫(一两.即蝎虎也)。珍珠、麝香、片脑,各一字,研细。 炮制 上将守宫一个,以铁钤钤定,剪子取去四足,连血细研,入珍珠麝香片脑各一字许,研细。 功能主治 治久年惊痫,心血不足。 用法用量 薄荷汤调作一服,先须用夺命散,逐下痰涎,或用吐法,次服此药。 摘录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 挝脾汤

    处方 麻油四两,良姜十五两,茴香(炒)七两半,甘草十一两七钱半。 炮制 上炒盐一斤同药炒,为细末。 功能主治 治脾胃不快,宿酲留滞,呕吐酸水,心腹胀痛,不思饮食,伤冷泄泻,并宜服之。 常服快气,大解中酒,美进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一钱,白汤点下。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犀角人参散

    处方 生犀(镑)二两,人参十五两,茯苓二十五两,甘草五两,桔梗、干葛,各二两半。 炮制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治小儿虚热,及吐泻烦渴不止,及疏转后,并宜服。 用法用量 每服一大钱,水一中盏,入灯心五茎,同煎六分,放温服,不计时候。 烦渴者,入新竹叶同煎。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黄蓍羌活饮

    … 处方 黄蓍(一两半)。羌活、石斛(去根)、防风、枳壳(麸炒)、人参、附子(炮裂.去皮脐)、茯苓(去皮)、牛膝(酒浸.炒)、五味子、牡蛎(煅),各一两。断续(半两)、地骨皮(三分)、生地黄(焙.二两)。 炮制 上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 治心脾受病,精血虚少,风气乘之,日益削消。 用法用量 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温服,日三服。 摘录 明·方贤着《奇效…
  • 苦参圆

    处方 苦参三十二两,荆芥(去梗)十六两。 炮制 上为细末,水糊为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心肺积热,肾脏风毒攻于皮肤,时生疥癞,瘙痒难忍,时出黄水,及大风手足烂坏,眉毛脱落,一切风疾,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 每服三十圆,好茶吞下,或荆芥汤下。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蛇胆陈皮散

    …处方 蛇胆汁100g 陈皮(蒸)600g 性状 为黄棕色至红棕色的粉末;气微香,味甘、辛、微苦。 炮制 上二味,陈皮粉碎成细粉,与蛇胆汁混匀,干燥,粉碎,过筛,即得。 功能主治 顺气化痰,祛风健胃。用于风寒咳嗽,痰多呕逆。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0.3~0.6g,一日2~3次。 规格 每瓶装(1)0.3g(2)0.6g 贮藏 密封。 摘录 《…
  • 枳实理中圆

    处方 枳实(麸炒)一两,白术、人参(去芦)、甘草(炙)、白茯苓(去皮)、干姜(炮),各二两。 炮制 上捣,罗为细末,炼蜜为圆,如鸡子黄大。 功能主治 理中焦,除痞满,逐痰饮,止腹痛。 大治伤寒结胸欲绝,心膈高起,实满作痛,手不得近。 用法用量 每服一圆,热汤化下。 连进二、三服,胸中豁然,不拘时候。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诜诜圆

    处方 泽兰叶、白术,各一两半;肉桂(去粗皮)、干姜(炮),各半两;熟地黄(洗.焙)、当归(洗.焙),各二两;川芎、石斛(酒浸.炒)、白芍药、牡丹皮(去心)、延胡索,各一两。 炮制 上为细末,醋煮面糊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妇人冲任虚寒,胎孕不成,或多损堕。 用法用量 每服五十圆,温酒空心下。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