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18
秒,为您找到
75585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搜课程
搜药方
搜药材
清代前中期中外医药交流
2514
0001-01-01
《中国医学通史》
一、中朝医药交流 清代中期以前的中朝两国医药交往比较密切。朝鲜李朝景宗王自幼体弱多病,继王位后病情日趋恶化,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康熙帝亲自派遣太医多人去朝鲜诊治景宗王病,但未能见效,同年十月,朝鲜译官黄夏成回朝鲜,清朝廷惠赠《赤水玄珠》一帙51册,《医学正传》、《万病回春》、《医学入门》等明代著作传去朝鲜以后,《医学正传》早于公元1484年翻刻刊...
四、辨眼部常见症状
1037
0001-01-01
《中医眼科学》
(一)辨视觉 视物不清,伴白睛红赤,或翳膜遮睛者,属外感风热或肝胆火炽。外眼端好而自觉视物渐昏者,多为血少神劳,肝肾两亏,阴虚火旺或肝郁气滞。自觉眼前黑花飞舞,云雾移睛者,多为浊气上泛,阴虚火动或肝肾不足。其人动作稍过,坐起生花者,多属精亏血少。目无赤痛而视力骤降,如临黑夜者,多为头风痰火,血热妄行;或七情过伤,气机逆乱,气滞血瘀,血不循经等;也可为心脾两...
八、药物剂型分类
2134
0001-01-01
《医院药学》
药物的剂型种类繁多,为了便于研究、学习和应用,需要对剂型进行分类。剂型分类方法目前有以下几种: 1.按形态分类将剂型分作液体剂型(如芳香水剂、溶液剂、注射剂等);固体型(如散剂、丸剂片等);半固体剂型(如软豪剂、糊剂、栓剂等);气体剂型(如气雾剂、吸入剂等)。由于各种的形成相民,故基制备特点和医疗效果有类似之处,例如液体制地时多需溶解,固体制剂多需粉碎,混...
十一、皮肤性病学
1438
0001-01-01
《中国医学通史》
(一)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 1949年以来,我国皮肤性病科的科学研究首先是着眼于防治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皮肤病和性病的临床和理论研究,一些传染性皮肤病、职业性皮肤病、变应性及自体免疫性皮肤病、真菌性皮肤病、结缔组织病、银屑病、皮肤血管病等也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促使各种皮肤病和性病的临床诊疗工作都取得长足进展。 皮肤性病学除临床研究外,在皮肤病的生理、病...
二、五轮学说
1306
0001-01-01
《中医眼科学》
中医眼科将眼局部由外至内分为胞睑、两眦、白睛、黑睛和瞳神等五个部分,分别内应于脾、心、肺、肝,肾五脏,命名为肉轮、血轮、气轮、风轮、水轮,总称五轮。据考,“五轮”最初出现于晚唐时期的《刘皓眼论准的歌》。在我国现存医籍中,则以《太平圣惠方·眼论》的记载为早。至于将眼划分的各个部分名之为“轮”,《审视瑶函·五轮所属论》的解释是取“其像如车轮圆转运动”之意。 五...
卷一
732
0001-01-01
《审视瑶函》
五轮所属论 夫目有五轮,属乎五脏。五轮者,皆五脏之精华所发,名之曰“轮”,其像如车轮圆转运动之意也。上下眼胞,属乎脾土,应中央,戊己辰戌丑未也,脾主肉,故曰肉轮。脾土主乎运动,磨化水谷,外应目之两胞,动静相应,开则万用,如阳动之发生,闭则万寂,如阴静之收敛,象土能藏万物而主静,故脾一合,则万有寂然而思睡,藏纳归静之应也;目又有两锐角,为目大小 ,属心火,应...
视目诊病(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514
0001-01-01
《百病自测》
一、眼部颜色改变 眼之五轮分属五脏,肝、心、脾、肺、肾之病,皆可上注于目,引起目的色泽变化。有经验的医生可以根据眼的颜色变化规律来辨别不同脏器的疾病。 1.白眼球的颜色变化 正常人的白眼球无其他颜色,一般白而有光彩。如果内脏有病,在白眼部出现颜色改变。 ①红色。主要是眼球充血、发炎的原因。有时单眼发红、有时双眼同时发红。除了眼红以外,还会有分泌物...
一、中医外科学发展概况
1564
0001-01-01
《中医外科学》
中医外科学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临床学科,内容丰富,包括疮疡、乳房病、瘿、瘤、岩、肛门宣肠疾病、男性前阴病、皮肤病及性传播疾病、外伤性疾病与周围血管病等。在历史上,跌打损伤、金刃刀伤、眼耳鼻喉口腔等病曾属于外科范围。由于医学的发展,分工愈来愈细,以上各病都先后发展分化成了有关专科。中医外科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几千年来经历了起源、形成、发展、逐渐成熟等不同阶段。 ...
1..
«
79
80
81
82
»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