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14 秒,为您找到 187561 个相关结果.
  • 祛风之剂

    622 0001-01-01 《医方集解》
      {六淫,风寒暑湿燥火也,六者之中,风淫为首,故经曰,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为他病,无常方,然致自风气也,又曰,风者善行而数变,腠理开则洒然寒,闭则热而闷,其寒也则衰饮食,其热也则消肌肉,盖天地间唯风无所不至,人受之者,轻为感冒,重则为伤,又重则为中,然必其人真气先虚,营卫空娗,然后外邪乘虚而入,经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是也,故中风之证,河间以为将息...
  • 第二章 药性总义

    1090 2023-11-17 《倪注本草经》
    第二章药性总义 参考本草备要(清·汪切庵) 一、五味之义 凡药酸属木入肝,苦属火入心,甘属土入脾,辛属金入肺,咸属水入肾。 二、五色之义 青属木入肝,赤属火入心,黄属土入脾,白属金入肺,黑属水入肾。 三、五味之用 凡药酸者能涩能收,苦者能泻能燥能坚,甘者能补能和能缓,辛者能散能 润能横行,咸者能下能软坚,淡者能利窍能渗泄。...
  • 下品

    538 0001-01-01 《本草经百种录》
      附子   味辛温。主风寒咳逆邪气,寒邪逆在上焦。温中,除中焦之寒。金疮,血肉得暖而合。   破症坚积聚,血瘕,寒气凝结,血滞于中,得热乃行也。寒湿 ,拘挛,膝痛不能行步。此寒邪之在下焦筋骨间者。   凡有毒之药,性寒者少,性热者多。寒性和缓,热性峻速,入于血气之中,暴烈性发,体益不支,脏腑娇柔之物,岂能无害,故须审慎用之。但热之有毒者,速而易见;而...
  • 后编·枢要

    1273 0001-01-01 《经络全书》
    原病篇第一 娄全善曰:“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人得其气以有生。故血气也,上下也,虚实也,寒热也,皆一阴阳也,五脏也,六腑也,十二经也,五运六气也,皆一五行也。病态千万,皆不出此。故诊病者,必先分别血气、表里、上下、脏腑之分野,以知受病之所在,次察所病虚实寒热之邪以治之。务在阴阳不偏倾,脏腑不胜负,补泻随宜,适其病所,使之安痊。而已尔。”《灵枢》曰:夫百病之...
  • (一)什么是五行相生相克呢?

    771 0001-01-01 《中医之钥》
    宇宙间上下左右与中心五点均衡之基本动能,为能的升、降、扩散、收缩与稳定,其作用综合分别为火、水、木、金、土代表之,能的生长为阳,消耗为阴,能的助力为生,阻力为克。人为小天地,天地之五行即人身体的五行。人身之五脏五行为肺金、心火、肝木、肾水、脾土五行为人体五脏之能的五种活动现象。 兹以肺“金”为例:肺主气、气动即为风,风即能,金能传热(能),吸热(能),散热...
  • 胞轮振跳

    1087 2023-11-28 《中医眼科学》
    胞轮振跳 胞轮振跳 胞睑肌肤搐惕瞤动,不能自控的病证,称胞轮振跳。病名见于《眼科菁华录》,而《证治准绳》称睥轮振跳,《目经大成》又名目瞤,俗称眼皮跳。若系偶尔发生,勿须治疗,但跳动过频,则需调治。 〔病因病机〕 1.劳瞻太过,损伤心脾,阴虚血亏,筋脉失养而瞤动。 2.素体血虚,日久生风,虚风上扰,牵拽胞睑而瞤动。 3.风热外束,客于胞睑肌腠,...
  • 诸般伤损第三(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766 0001-01-01 《备急千金要方》
    白马蹄散 治被打腹中瘀血,并治妇人瘀血,化血为水方 。 白马蹄烧令烟尽,捣筛,酒服方寸匕,日三夜一。 治被殴击损伤聚血,腹满烦恼闷方 ∶ 豉一升,以水三升,煮三沸,分再服,不瘥重作。更取麻子煮如豉法,不瘥,更煮豉如上法。 治有瘀血,其人喜忘,不欲闻人声,胸中气塞短气方 ∶ 甘草(一两) 茯苓(二两) 杏仁(五十枚) 上三味 咀以水二升,煮取九...
  • 十四、风四肢拘挛不得屈伸候

    620 0001-01-01 《诸病源候论》
    此由体虚腠理开,风邪在于筋故也。春遇痹,为筋痹,则筋屈,邪客关机,则使筋挛。 邪客于足太阳之络,令人肩背拘急也。足厥阴,肝之经也。肝通主诸筋,王在春。其经络虚,遇风邪则伤于筋,使四肢拘挛,不得屈伸。 诊其脉,急细如弦者,筋急足挛也。若筋屈不已,又遇于邪,则移变入肝。其病状,夜卧则惊,小便数。其汤熨针石,别有正方,补养宣导,今附于后。 《养生方·导引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