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15 秒,为您找到 106457 个相关结果.
  • 卷五 东庄医案

    1522 0001-01-01 《医宗己任编》
    业师徐先生号五宜。壬寅秋。患滞下脓血。昼夜百余次。里急后重。医诊之曰。脉已歇至矣。急用浓朴青皮槟榔枳壳木香等。或可挽回。业师与鼓峰最契。习闻理解。颇疑之。不肯服。时鼓峰归四明。予往候。曰。尔试为我诊之。脉洪弦而数。或一二至。或三四至。或五六至辄一止。予曰。毒及少阴矣。当急顾其阳明。方用生熟地黄各一两。归芍丹皮黄连各三钱。甘草五分。群医议予方云。痢疾一症。虽古...
  • 五脏生成篇第十

    550 0001-01-01 《黄帝内经素问》
    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其主肾也。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其主心也。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其主肺也。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其主肝也。肾之合骨也,其荣发也,其主脾也。是故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故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 五脏之...
  • 卷第十四诊候之一 四时脉诊

    574 0001-01-01 《黄帝内经太素》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名曰逆四时”,见《素问》卷六第十九《玉机真脏论篇》,又见《甲乙经》卷四《经脉》第一下篇。自“黄帝问于岐伯曰:脉其四时”至“持脉之大法也”,见《素问》卷五第十七《脉要精微论篇》,《甲乙》同上。又自“是故阴盛则梦涉大水”至“肺气甚则梦哀”,见《甲乙》卷六第八《正邪袭内生梦大论》。自“春得秋脉”至末,见《素问》卷七第二十三《宣明五气篇》,又见《...
  • 一、穿透性心脏损伤

    922 0001-01-01 《胸外科学》
    心脏穿透伤约占住院胸部伤总数的2.8%~12%,可为枪弹伤、弹片伤或刀、剪等锐器刺伤,此外尚有介入性诊断和治疗技术操作所引起的医源性损伤。心脏各部位均可受伤,但损伤率与各心腔在前胸壁暴露范围有关,据Glinz 综合657例分析:右心室47%,左心室34%,右心房14%,左心房5%。损伤程度可为单纯心包伤(甚少、约8%),心壁表浅裂伤、穿入或贯通一个心腔、穿过...
  • (十)诊脉方法

    769 2023-11-28 《黄帝内经讲解》
    (十)诊脉方法 (十)诊脉方法 诊法常以平旦(1),阴气未动,阳气未散(2),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3),故乃可诊有过之脉(4)。 ​《素问•脉要精微论》 [讲解] 本文论述诊脉的适宜时间及其原理。 (1)“平旦”,即清晨日出之时。夜半营卫二气总会合于内脏,是阴气最盛的时候。到了日出平旦之时,卫气由阴出阳,阴气已经衰尽,阳...
  • 葛根黄芩黄连汤证其一

    646 0001-01-01 《临证实验录》
    薛某,男,26岁,令狐村人,1974年9月8日初诊。下痢三日,初时赤白相杂,赤多白少,继而纯赤,临厕甚频。 一日二十余行,肛热如烙,腹痛,里急后重,憎寒壮热,口苦,口渴思饮。舌红苔黄腻,脉浮数有力。诊腹脐左拒压。 痢疾一病,为湿热蕴滞而成,本当通因通用,予以攻下导滞,以其恶寒发热,脉象浮数,故不能舍表而不顾,宜当表里兼治。拟葛根黄芩黄连汤加味: 葛根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