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18 秒,为您找到 182245 个相关结果.
  • 《简明中医儿科学》

    3259 0001-01-01 《中医词典z~其他》
    儿科著作。南京中医学院儿科教研组编。本书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介绍儿科学的发展概况,及诊治、护理等基础知识。各论根据中医基础理论对于临床常见的儿科疾病予以简明扼要的论述。其内容有初生疾病、四大要症(麻疹、天花、惊风、疳症)、弱症、杂症四部分,并附小儿推拿术。1960年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 第二节 胁痛

    1004 0001-01-01 《中医内科学》
    胁痛是以胁肋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肝胆病证。胁,指侧胸部,为腋以下至第十二肋骨部位的统称。如《医宗金鉴·卷八十九》明确指出:“其两侧自腋而下,至肋骨之尽处,统名曰胁。”《医方考·胁痛门》又谓:“胁者,肝胆之区也。”且肝胆经脉布于两胁,故“胁”现代又指两侧下胸肋及肋缘部,肝胆胰所居之处。 胁痛是肝胆疾病中常见之证,临床有许多病证都是依据胁痛来判断其为肝胆病或...
  • 第三十八章 尿信号(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700 0001-01-01 《中医疾病预测》
    第一节 尿信号的理论基础 尿为人体阴液之一,生于膀胱,与肺、肾、三焦、膀胱密切相关,如《素问·灵兰秘典论篇》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尿出于溺窍,肾开窍于前后二阴,肾主气化司开阖,故尿与肾、膀胱的关系最为密切。 小便的通畅与否,又有赖于三焦气化的正常,而三焦气化的正常又须依靠肺、脾、肾三脏来维持。其中,肺为水之高源,肾为水之下源...
  • 第二节 脉先兆的临床意义

    1144 0001-01-01 《中医疾病预测》
    一、三部九候的疾病预报意义 三部九候诊法通过九候脉象的对比对疾病的轻重预后有一定的预报意义。尤其三部脉是否协调可以判断疾病的整体变化,如三部九候不协调则提示预后不良,《素问·三部九候》说:“九候之相应也,上下若一,不得相失”“三部九候……上下左右之脉相应如参舂者病甚,上下左右相失不可数者死。中部之候虽独调,与众脏相失者死。中部之候相减者死。”此外,出现病...
  • 第五节 白血病

    2038 0001-01-01 《中医内科学》
    白血病又称血癌,是由于正气内虚、温热毒邪乘虚而入引起的,以热毒、血瘀、痰浊互结,人体伤血为基本病机,以发热、出血、贫血及肝、脾、淋巴结肿大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其特征为造血系统白细胞系列在质和量方面有异常增生。 白血病约占癌肿总发病率的5%左右,是儿童和青年中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我国1986-1988年调查资料表明男性发病率(2.98...
  • 第四节 诊断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临床应用

    2894 0001-01-01 《临床生物化学》
    一种检验方法从建立到临床应用涉及许多因素,关键是临床需要和质量可靠,结果可信、实用二个方面。随着对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在分子水平诊断、治疗、预后疾病已为人们所认识。分子生物学技术一般操作较复杂,成本较高,质控较差,但它在基因分子水平揭示发病的机制及本质、诊断、治疗疾病的媚力不可抗拒,人们正在努力改进技术以便符合临床要求。如PCR技术的出现,立即得到临床的...
  • (拼音L)第七篇(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3919 0001-01-01 《中医词典k~l~m》
    连珠发 病名。背部多发性痈肿之如连珠者。见《疮疡经验全书》卷四,发背之因症见多处肿焮,如念珠之相连贯者,故名。病因多由荣血火毒蕴结所致。《外科大成》卷二有:“连珠发,连肿三、五块,形若贯珠”。由于该病多伴发百节疼痛,小腹胀满,小便短赤,阴囊肿胀等,古代外科学家有谓其“由酒色过度所致”者。为并发泌尿系症状之发背。初起宜内服神授卫生汤之类加利尿之剂。证治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