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13 秒,为您找到 106457 个相关结果.
  • 麻杏甘石汤合小柴胡汤证

    647 0001-01-01 《临证实验录》
    张某,女,38岁。咽痛四日,发热(39℃~40℃)恶寒,头痛骨楚。注射柴胡、安痛定,静滴青霉素四天,汗不出,热不退,咽喉疼痛非但不减,反增恶心呕吐,嗌不容粒,心烦,遂停用西药,改求中医。望其面红唇赤,舌质红,苔薄白,咽部乳蛾焮红肿大。询知大便三日未行,口苦思冷。诊得脉象浮滑而数。 病在太阳,宜解表散邪。因治法不当,邪不得解,循经内传,步入少阳之域。今表邪甚...
  • 第二节 USG与CT诊断

    863 0001-01-01 《医学影像学》
    采用常规X线以外的影像学检查作急腹症影像诊断,尚处于发展中,使用较多的是USG及CT,MRI尚少用。 USG主要用于检查腹部实质外伤,腹腔积液与局限脓肿,胆系结石及胆道梗阻,襄急性炎症及积液和急性胰腺炎累及范围及并发症等。此外,对急性阑尾炎和肾结石以及肠套叠也有一定诊断价值。由于简便、经济,与腹部平片检查相结合,互补不足,可作为争腹症影像诊断学检查方法之一...
  • 《何世英医案》(全本)

    1312 0001-01-01 《何世英医案》
    治愈半身不遂一例 王跂,女,2岁半。 【初诊】1983年6月16日。 主诉:(其父代诉)午后发热,右侧肢体活动障碍,左眼外斜视40天。于1983年1月发病,持续高热一周,体温39-40℃,纳呆,消瘦,经某医院照胸片诊断:右侧支气管淋巴结结核。住院接受链霉素、雷米封等治疗。两个月后体温逐渐恢复正常,胸片复查,得出病情好转。但于1983年5月再次发高烧,...
  • 肝郁气结,土败难愈

    515 0001-01-01 《醉花窗医案》
    里中田大授,家少裕,而年老无子,妻悍不敢置妾,后以失业窘于财,郁而为病。城中有老医名荣同者,田素信之,请其诊视。荣曰:风寒外感也,散之不效。又视之曰年老气虚也,补之益甚。荣穷于术,乃邀余治。诊其肝脉滑数,脾部见弦急,且三至一息。乃曰,君所患为肝气郁结,木来侮土,土已败矣。病可小愈,命不可保也。田似嫌其唐突,请示一方,余以逍遥散合左金丸进之。数服而病减,进饮食...
  • (十六)诊尺肤

    762 2023-11-28 《黄帝内经讲解》
    (十六)诊尺肤 (十六)诊尺肤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欲无视色持脉,独调其尺,以言其病,从外知内,为之奈何⑴?岐伯曰:审其尺之缓急小大滑涩,肉之坚脆,而病形定矣力(2)。 ​《灵枢•论疾诊尺》 [讲解] 本文论述诊尺肤临床应用的意义。 (1)“调”,此有诊察之意。“尺”,指由腕至肘部的皮肤。体内病理变化在外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并不局限于察色按脉...
  • 侧目斜视

    1201 2023-11-28 《中医眼科学》
    侧目斜视 侧目斜视 侧目斜视是以眼珠突然偏斜,转动受限,视一为二为特征的眼病(图42)。病名见于《目科捷径》,《圣惠方》称为“眼偏视”,《圣济总录》则称“目偏视”。《中医眼科学讲义》(1964年版)称本病为“风牵偏视”,其实本病的病因病机比较复杂,非独风邪所牵,所以本书不用该名。古医籍中,对突然偏斜且程度较甚者,称为“神珠将反”(《证治准绳》);黑睛...
  • 第一节 四诊要点(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782 0001-01-01 《中医妇科学》
    一、望诊 根据妇科的特点,望诊时除观察患者的神志、形态、面色、唇色、舌质、舌苔外,应注意观察月经、带下和恶露的量、色、质的变化。 1.望月经经量过多,多属血热或气虚;经量过少,多属血虚、肾虚或寒凝血滞;经量时多时少,多属气郁、肾虚。经色紫红或鲜红,多属血热;经色淡红,多属气虚、血虚;经色紫黯,多属瘀滞。经质稠粘,多届瘀、热;经质稀薄,多属虚、寒;夹紫黯...
  • 腹痛

    612 0001-01-01 《古今医案按》
    丹溪治一人。六月投渊取鱼。至秋深雨凉。半夜小腹痛甚。大汗。脉沉弦细实。重取如循刀责责然。与大承气汤加桂二服。微利痛止。仍连日于申酉时复痛。坚硬不可近。每与前药。得微利。痛暂止。于前药加桃仁泥。下紫黑血升余。痛亦止。脉虽稍减。而责责然犹在又以前药加川附子。下大便五行。有紫黑血如破絮者二升有余。又伤食。于酉时复痛在脐腹间。脉和。与小建中汤。一服而愈。 震按 小腹...
  • 八、幼科门(凡三十案)

    997 0001-01-01 《湖岳村叟医案》
    【幼科杂证总论】 古云:“宁治十男子,不治一妇人,宁治十妇人,不治一婴儿”。甚言小儿之病不易治也。因小儿脉不可凭,问不可问,一见生人,啼哭不止,闻之一道无可用矣。惟望之一道可用,乘小儿不哭,看气血之刚柔,神情之胜馁,禀赋之厚薄。再察天时之寒温,时证之有无。问其父母,得病新久,何时轻重,寒热多寡,乳食何如,再参以三关之经纹,详推细看,与彼所言合否。凭我阅历,...
  • 治愈梅核气一例

    1245 0001-01-01 《何世英医案》
    骆跂,女,54岁。 【初诊】1983年9月21日。 主诉:去年10月中风后,咽部堵闷,语声低微唇舌麻木,口燥而苦,咽干少津,无食欲,口中和,曾服中药二百余剂,无明显效果。 诊查:舌质暗红,舌面干光,脉沉弦细数。 辨证:中风之体,肝肾阴亏,津不上承,兼有血瘀。 治法:养阴润燥,活血化瘀。 处方:茺蔚子15克 桃仁10克 红花10克 花粉10克 佩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