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23 秒,为您找到 75585 个相关结果.
  • 黄连解毒汤

    1020 0001-01-01 《中药方剂》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黄连解毒汤 处方 黄连、黄蘖、黄芩、大栀子,各二钱。 功能主治 火证通治。 用法用量 上作一服,水二钟,煎至一钟,食远服。 摘录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黄连解毒汤 处方 黄连、黄蘖、黄芩、山栀,各二钱半。 功能主治 ...
  • 近代医学体系的建立(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2927 0001-01-01 《中国医学通史》
    卫生行政系统的确立 一、 卫生行政系统的初创 中央卫生机构的演变 我国近代卫生事业的创办,始于1905年清政府于巡警部警保司内设卫生科。卫生科职掌为考核医学堂之设置,考验医生给照,并管理清道、防疫、计划及审定一切卫生、保健章程。巡警部警保司设有卫生科,这是我国政府机关的名称里第一次出现“卫生”一词,即第一次出现专管公共卫生的机构。1906年,预备立...
  • (拼音F)第四篇(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876 0001-01-01 《中医词典e~f~g》
    肺瘀证 病名。系指眼生胬肉,贯过气轮,甚则掩及瞳神,影响视力的病证。《证治准绳·杂病》:“由眦而起,贯过气轮,如皮似筋……甚则掩及瞳神……。”详见胬肉攀睛条。 肺俞 经穴名。出《灵枢·背俞》。属足太阳膀胱经。肺之背俞穴。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布有第三、四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有外侧支,并有第三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和颈横...
  • (拼音Q)第二篇(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1202 0001-01-01 《中医词典n~o~p~q》
    胠胁痛 证名。腋下至胁部疼痛。出《素问·气交变大论》。详胠胁肋痛条。 胠胁肋痛 证名。因气郁、血瘀、痰饮、食积及外邪侵袭,所致胠胁肋部疼痛。《杂病源流犀烛·肝病源流》:“胠胁肋痛,固由于肝邪之实,而所谓肝邪者,不越气、血、痰、食、风寒五端。”详见肝郁胁痛、死血胁痛,食积胁痛、停饮胁痛、感冒胁痛条。 胠(qū区) 人体部位名。腋下胁上部...
  • 视网膜母细胞瘤

    视网膜母细胞瘤是一种发生在眼球后部感光区,即视网膜的恶性肿瘤。 视网膜母细胞瘤占儿童所有癌症的2%。约10%的患儿有此类癌症的家族史和是由其父母的基因遗传所致。另外有20%~30%的患儿,双眼都有这种肿瘤,显示为基因突变所致。故共有30%~40%视网膜母细胞瘤患儿有这种肿瘤基因,并有可能遗传给他们的孩子。 【症状和诊断】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症状包括白内障...
  • (拼音J)第八篇(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2707 0001-01-01 《中医词典h~j》
    筋会 八会穴之一。《难经·四十五难》:“筋会阳陵泉。”阳陵泉属于胆经穴,胆与肝相表里,肝主筋。故称筋会。凡筋肉拘急或弛缓不收等症,皆可酌情取用。参见八会穴条。 筋极 病证名,六极之一。临床以筋脉疲怠,肌肉转筋,甚则舌卷囊缩为主要症候。《备急千金要方·肝脏》:“筋极者,主肝也。肝应筋,筋与肝合。肝有病,从筋生。又曰:以春遇病为筋痹,筋痹不已,复感...
  • 碧玉散

    901 0001-01-01 《中药方剂》
    《宣明论方》卷十:碧玉散 处方 滑石180克 甘草30克 青黛适量 制法 前二味为细末,加青黛至药末呈碧青色。 功能主治 祛暑清热。主夏伤暑热,身热吐泻,下痢赤白,癃闭淋痛;或兼见目赤咽痛,口舌生疮者。 用法用量 每服9克,加蜜少许,温水或新汲水调下,每日三次。 摘录 《宣明论方》卷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