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27
秒,为您找到
44704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搜课程
搜药方
搜药材
卷之八十八
595
0001-01-01
《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
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卷之八十八 宋朝奉郎守太常少卿充.秘阁校理林亿等校正 针灸方 针灸禁忌法#1第三 针禁忌法 大寒无刺,《素问》云:天寒无刺,天温无疑。月生无泻,月满无补,月郭空无治。 新内无刺,已刺无内。 大怒无刺,已刺无怒。 大劳无刺,已刺无劳。 大醉无刺,已刺无醉。 大饱无刺,己刺无饱。 大饥无刺,已刺无饥。 大渴无刺,已刺无渴...
(拼音L)第六篇(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1165
0001-01-01
《中医词典k~l~m》
《疗目方》 医方著作。见《隋书·经籍志》。五卷,作者陶氏(xx名),已佚。 《疗耳眼方》 医方著作。见《隋书·经籍志》。十四卷,梁·甘浚之撰,已佚。 两阳相熏灼 病因病理学术语。指风热之邪与艾火温针等温热之法相互熏蒸灼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两阳相熏灼……。”阳热病证误用艾灸或温针等阳热治法...
积聚痞块穴
679
0001-01-01
《中医词典h~j》
经外穴名。《类经图翼》:“积聚痞块,久痞,灸背脊中命门穴两旁各四指许是穴,痞在左灸右,在右灸左。”《中国针灸学》列作经外穴,名积聚痞块。在第二腰椎棘突下间旁开4寸处。主治积聚痞块,胃痛,肠鸣,消化不良,经闭,遗精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拼音X)第十三篇(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1040
0001-01-01
《中医词典x~y》
小便不禁 证名。又称小便失禁。清醒时小便自出不觉,或小便频数难以自制。以虚寒者居多,小便自遗而色清。因热者,小便频数不能自制,尿色黄赤。肺虚者,宜补中益气汤。肾与膀胱虚冷者,宜菟丝子散、固脬丸、家韭子丸等方。心气不足者,恐惧则遗,宜用归脾丸。膀胱火邪妄动者,治宜清利,用鸡肠散、白薇散、神芎导水丸及四苓散合三黄汤等方。又有肝郁热结者,胁腹作胀,尿意急迫,甚...
点穴疗法愈儿疾(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897
0001-01-01
《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一、幼儿久泻仗点穴 知青马妹,余之亲戚也。于1975年5月15日自乡下来沪。其长女出生才四月,船中感受风寒,抵沪则发热、咳嗽、泄泻作矣。乃在附近市某医院儿科就诊,热退咳减而泻不止。诊治数次迁延一月,日仍大便五、六次,稀薄而夹有奶块。一日,遇余于戚家,余见此状,即照马秀裳点穴疗法为之试治。取合谷、足三里、内庭三穴,于早上先用平揉法,左右侧各穴均揉百次。再用...
点穴疗法愈儿疾
898
0001-01-01
《邹孟城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一、幼儿久泻仗点穴 知青马妹,余之亲戚也。于1975年5月15日自乡下来沪。其长女出生才四月,船中感受风寒,抵沪则发热、咳嗽、泄泻作矣。乃在附近市某医院儿科就诊,热退咳减而泻不止。诊治数次迁延一月,日仍大便五、六次,稀薄而夹有奶块。一日,遇余于戚家,余见此状,即照马秀裳点穴疗法为之试治。取合谷、足三里、内庭三穴,于早上先用平揉法,左右侧各穴均揉百次。再用...
(拼音F)第七篇(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1388
0001-01-01
《中医词典e~f~g》
肤润 证名。即肌肉瞤动。为伤寒误治形成坏病,阳气不足之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医发汗,遂发热恶寒,因复下之,心下痞,表里俱虚,阴阳气并竭,无阳则阴独,复加烧针,因胸烦,面色青黄,肤瞤者,难治。今色微黄,手足温者,易愈。”参筋惕肉瞤条。 肤翳 病证名。系指眼生障翳、薄如蝇翅的病证。出《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八。参见翳条。 ...
针刺麻醉
1412
2023-11-28
《中国历代医籍选介》
针刺麻醉 针刺麻醉 翁思琪、顾培笙主编,刊于1984年。 本书为介绍针刺麻醉专书,作者在七十年代出版的《针刺麻醉》一书的基础上,加以补充研究针麻的新成果、新知识,同时缩短了原书篇幅,本着深入浅出的精神撰写成书。书中首先介绍了针灸麻醉的历史和现状,针麻的常用穴位和方法;详细论述了针麻在颅脑手术、耳鼻咽喉手术、口腔颌面部手术、颈部手术、心脏手术、肺切除...
第四节 儿科病症(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1044
0001-01-01
《手穴手纹诊治》
一、百日咳 【概述】百日咳又称顿咳,好发于冬春季节,以2~5岁小儿为多见。本病的病原体为百日咳嗜血杆菌,患儿为唯一传染原,咳嗽时随飞沫传播。病菌入侵后即在喉部、气管、支气管粘膜繁殖。细菌和痰液的大量积聚,使粘膜层的纤毛运动受影响,妨碍呼吸道分泌物的顺利排出。这些分泌物不断刺激呼吸道的神经末梢,而引起痉挛性咳嗽。中医认为,本病是由时行风邪引起。《幼科金针》...
大拇指头
652
0001-01-01
《中医词典c~d》
经外穴名。《千金要方》:“凡五尸者……又灸两手大拇指头,各七壮。”近代《中国针灸学》列为经外穴,名大拇指头。治肾炎水肿。
1..
«
82
83
84
85
»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