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07
秒,为您找到
1367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搜课程
搜药方
搜药材
泻黄散
…,为细末。每服一至二钱(3~6克),水一盏,煎至五分,温服清汁,无时。 功效 泻脾胃伏火。 主治 主治脾胃伏火,口疮口臭,烦褐易饥,口燥唇干,舌红脉数,以及脾热弄舌等。
临床
应用
临床
主要用于治疗脂溢性皮炎、口腔溃疡、过敏性紫癜、手足口病、小儿厌食症等病症。 1.脂溢性皮炎:以泻黄散加味治疗40例,与口服维生素B₂、维生素B₆治疗40例对照。疗程为4周,以皮损的消退判断疗效…
参芪术附汤
…方义 方中人参益气生津;黄芪益气补中;附子温经扶阳图表;白术能强健脾渗湿之效而防滑利下泄。全方共奏回阳固表、健脾调胃之功。运用 辨证要点为醒时汗出,睡时收,非劳动时易出汗,面色发白,手足不温,怕冷易劳倦,小便清白,口唇色谈,口淡无味,食欲不振,舌质淡苍白而润,脉虚弱。
临床
常用于醒时汗出,睡后则汗仍收者。使用注意 阴虚火旺,舌红咽干,脉数忌用。重要文献摘要 原…
甘桔玄参汤《医学启蒙》
…生地各等分。用法用量 水煎服。功用 清热泻火,宣肺养阴。主治 鼻渊。方义 鼻渊一证,病因虽多,但肺热属常见之一,鼻为肺之窍,火性炎上,循经上逆,灼津为涕,
临床
往往表现鼻涕黄浊,鼻塞时作,嗅觉减退,口渴咽干,苔黄脉数等。肺热宜清,故方选黄芩为君,以清热泻火,解毒燥湿,对肺热所致诸症疗效甚佳。臣以玄参降火解毒,兼以养阴,与黄芩合用,相辅相成。桔梗宣肺,枳壳理脾,…
木香槟榔丸
…。具有行气导滞,攻积泄热之功效。主治积滞内停,湿蕴生热证。症见脘腹痞满胀痛,赤白痢疾,里急后重,或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沉实。
临床
上用于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慢性胆囊炎、急性胃肠炎、胃结石、消化不良、肠梗阻等属湿热食积内阻肠胃者。 组成 木香、槟榔、青皮、陈皮、莪术、烧枳壳、黄连、黄柏各一两(各30克),大黄半两(15克),炒香附子、牵牛末各二两(各60克)。 用法 上为细末,水丸,如…
阳和解凝膏
… 功效 温经和阳,祛风散寒,调气活血,化痰通络。 主治 主治阴疽、骨痨、流痰、骨瘤、乳痰、乳癖、肉瘿等证,病灶特点为局部漫肿,隐痛,皮色不变或暗红,不热或微热,病灶深着。
临床
应用
临床
主要用于治疗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本方治疗乳腺增生患者25例,对照组25例口服中药乳癖消,疗程为45天。治疗前后自身比较及治疗后组间综合疗效、乳痛、乳块相关参数(大小、硬度、范围)进行评分。结…
九圣散
…。出自《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具有消肿祛湿,解毒止痛之功效。主治各种湿疮,黄水疮,溃烂流脓流水,疼痒不止。
临床
常用于脓疱疮、带状疤疹、急性湿疹、接触性皮炎、下肢溃疡等病。 《中国药典》:九圣散 处方 苍术150g 黄柏200g 紫苏叶200g 苦杏仁400g 薄荷200g 乳香120g 没药120g 轻粉50g 红粉50g 性状 本品为棕黄色至浅棕色的粉末;气清香。 炮制 以…
五积散
…主治外感风寒,内伤生冷证。症见脾胃宿冷,腹胁胀痛,胸膈停痰,呕逆恶心;或外感风寒,内伤生冷,心腹痞闷,头目昏痛,肩背拘急,肢体怠惰,寒热往来,饮食不进;及妇人血气不调,心腹撮痛,经候不调,或闭不通。
临床
上用于治疗脾胃宿冷,腹胁胀痛,胸膈停痰,呕逆恶心;外感风寒湿,内伤生冷,心腹痞闷,头目昏痛,肩背拘急,肢体怠惰,寒热往来,饮食不进;及妇人血气不调,心腹撮痛,经候不调,或闭不通。 《宋·太平惠民和…
中行丸
…热蕴结证。方义 本方犀角(水牛角代)清热解毒为君;威灵仙通经络,祛风湿,止痹痛为臣药。二药配伍,寒温兼用,清热而不遏湿,祛湿而不助热,相反相成。佐以白芍药泄热和营,与甘草合用,功擅缓急止痛;使以甘草调和诸药。药仅4味,配伍周全,共奏清热解毒,祛湿通络之功,对外感暑湿热毒或风寒湿郁而化热,热毒湿邪着于筋骨,关节红肿疼痛者,用之有效。运用
临床
运用以风湿毒气,客伏骨节经络,流注作痛…
资生通脉汤
…册。具有滋化源,通月经的功效。主治室女血枯经闭,饮食减少,灼热咳嗽。症见经闭由于肝脾不足,伴见眩晕、力弱、食欲不振,或潮热。
临床
常用于补益肝脾,活血脉,通经络,使血气资生,经闭自通。 处方 白术(炒)9克 生怀山药30克 生鸡内金6克(黄色的)龙眼肉18克 山萸肉(去净核)12克 枸杞子12克 玄参9克 生杭芍9克 桃仁6克 红花4.5克 甘草6克 功能主治 补心脾,益肝肾,通经脉,…
补虚止嗽丸《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
…具有补脾益肺,止嗽化痰之功效。主治中气虚弱,日久咳嗽。症见中气虚弱,呼吸气短,咳嗽少力,久而不已,身倦乏力,食少腹胀,大便溏薄,脉弱无力。
临床
上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者。 组成 党参一两(30g),白术四两(120g),云苓、当归各三两(各90g),广皮二两(60g),半夏三两(90g),炙耆四两(120g),炙升麻、柴胡各五钱(各15g),麦冬、五味子各一两(各30g),炙百合…
1..
«
83
84
85
86
»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