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11 秒,为您找到 173792 个相关结果.
  • 原叙

    2286 0001-01-01 《重楼玉钥》
    古人有言左手据天下之图右手刎其喉愚夫不为。何则天下虽大未若吾身之可贵也。故天下有心性之书。人心之所以死生存亡者也有医药之书人身之所以死生存亡者也故六经四子而下莫贵于医药之书。夫神农致辨于上药中药下药。周礼垂训于五气五色五声自古圣贤明哲之士未有不留心于此者。今之所谓喉科特大方中一事耳然其生死决于数日。安危判于顷刻。关系最大而世之业是科者。率学无根柢。不得真传。...
  • 咳血(挟痰)

    726 0001-01-01 《杂病广要》
    吐血止,而后嗽中血出如线,引胁下时痛,日渐羸瘦,此由悲忧伤肺。肺主气而血随气,伤则血无所主,故始则暴去,后随病而上下。脉缓小可治,细数加急者不治。(《鸡峰》) 热壅于肺能嗽血,久嗽损肺亦能嗽血。壅于肺者易治,不过凉之而已,损于肺者难治,已久成劳也。(《要诀》) 嗽血乃肺热,咳出唾中红丝乃是肺痿。(《原病集》) 咳血者,因咳嗽而见血,或干咳,或痰中见红丝血点一...
  • —、中医儿科学的萌芽期(远古-南北朝)

    3791 0001-01-01 《中医儿科学》
    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原始的医学活动。据考古学家考证,我国69万年前的“北京人”平均寿命大约只有14岁,因而可以说,人类早期的医学活动中,包括了相当部分的儿童医疗保健内容。《山海经》中所载巫方是传说中我国最早的儿科医生。史书中明确记载的儿科医生则始见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扁鹊……人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古代医籍中关于儿科疾病的早期记载见于西汉...
  • (二)休克

    (二)休克 (二)休克 休克是由于感染、出血、脱水、心功能不全、过敏等原因引起的综合征。其表现为微循环机能障碍,引起组织灌注不足,导致缺氧、酸中毒、血浆成分丢失及器官代谢机能的障碍。 辨病辨证 (1)辨病要点 1)临床表现:面色苍白、肢端厥冷、口唇发绀发紫,尿少,表情淡漠或定向障碍,脉搏细数,血压下降(成人的收缩压低于80毫米汞柱,或...
  • 太阴少阴证痉病

    郝××,女,22岁。重庆市某厂管理员。 【病史】1959年7月,因高热昏迷。送往某医院急诊。经用退热药,高烧不减,再以物理降温,仍无效。未明确诊断。遂出院,请中医治疗,当日服药两剂热退,渐清醒。但次日晚又陷入昏迷。送××医院抢救,当即下病危通知,亦未能确诊,急邀某老中医会诊,服中药后,病情又逐渐好转。老中医认为,脑中有淤滞。转××医学院检查拍片,果然发现颅...
  • 《本草问答》

    1566 0001-01-01 《中医词典a~b》
    药学著作。二卷。清·唐宗海撰。刊于1893年。本书记述唐氏和他的学生张士让就本草学中的一些问答。书中对于中西医药的不同理论观点,以及中药药性对人体医疗的相互关系等,均作了探讨。在中西汇通方面做了大胆的尝试。现有初刻本和大量石印本以及《中西汇通医书五种》本。
  • 《本草问答》

    1479 0001-01-01 《中医词典z~其他》
    药学著作。二卷。清·唐宗海撰。刊于1893年。本书记述唐氏和他的学生张士让就本草学中的一些问答。书中对于中西医药的不同理论观点,以及中药药性对人体医疗的相互关系等,均作了探讨。在中西汇通方面做了大胆的尝试。现有初刻本和大量石印本以及《中西汇通医书五种》本。
  • 中医眼科六经法要

    中医眼科六经法要 中医眼科六经法要 陈达夫著,刊于1977年。 本书从六经的各种现象来辨眼科疾病,故名《六经法要》。 书中以六经为宗旨,从六经的症状以及脏腑与经络的关系来辨别眼疾。其理论贯穿眼科五轮八廓学说,临症中循序分开各经的表里虚实病型。本书仿《温病条辨》之体例,专条论述,并以经方为经,时方为纬;眼科选药,只列举每味药的药性概要,以突出该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