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29 秒,为您找到 182755 个相关结果.
  • 小青龙汤

    856 0001-01-01 《中药方剂》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小青龙汤 处方 半夏(汤洗.七钱),干姜(炮)、细辛(去叶)、麻黄(去根节)、肉桂(去皮)、芍药,各一钱半。甘草(炙.一钱),五味子(五分)。 功能主治 治伤寒表证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咳嗽微喘,又治肺经受寒,咳嗽喘急。 用法用量 上作一服,水二钟,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摘录...
  • 白散方

    桔梗(三分)巴豆(一分去皮心熬黑研如脂)贝母(三分)上件二味。为末。内巴豆。更于臼中杵之。以白饮和服。强人半钱匕。羸者减之。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 不利。进热粥一杯。利过不止。进冷粥一杯。身热。皮粟不解。欲引衣自覆者。若以水之。洗之。益令热却。不得出。 当汗而不汗。则烦。假令汗出已。腹中痛。与芍药三两。如上法。 琥按成注云。辛散而苦泄。桔梗贝母之...
  • 电子版序

    易曰:天地之大德曰生。为医者,所行乃生人之事。是以医不患病多,而患法少,亦不患法少,而患不能顺从天地好生之德。 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生天地之间,故岐黄君臣答问,始以恬淡以保天真,继以顺时四气调神,推论阴阳五行,教化顺应天地,以成《素问》。此亦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之意,顺天从道,无有极时者也。而后人不解,黄帝哀之属有疾病,乃先立针经以为...
  • 卷五

    675 0001-01-01 《石室秘录》
    卷五(书集) 久治法 论虚寒久治 天师曰:久治者,日久岁长而治之也。此乃寒虚之人,不可日断药饵,如参、苓, 、术之类,日日煎饮始好,否则即昏眩怔忡是也。方用人参一钱,白术二钱,黄 二钱,茯苓二钱,甘草五分,白芥子一钱,神曲五分,肉桂一分,麦冬二钱,北五味三分,苏子五分,水煎服。(〔批〕久道汤。)心不宁,加生枣仁一钱;不寐,加熟枣仁一钱,远志一钱;饱闷,...
  • 消石

    854 0001-01-01 《本草百科》
    《中药大辞典》:消石 拼音注音 Xiāo Shí 别名 芒消(《别录》),苦消(《药性论》)。化金石、水石(《石药尔雅》),焰消(《土宿本草》),火消(《纲目》)。 出处 《本经》 来源 为矿物硝石 经加工炼制而成的结晶 。 生境分布 多产于污秽之地,亦常覆于地面、墙脚或岩石的表面。在石...
  • 第二节 三焦、卫气营血辨证论治体系

    1728 2023-11-28 《温病条辨讲解》
    第二节 三焦、卫气营血辨证论治体系 第二节 三焦、卫气营血辨证论治体系 一、三焦、卫气营血辨证源流 前已述及,营卫、气血、三焦之说,首见于《内经》、《内经》以营卫气血来概括人体的生理作用及病理生理变化,以三焦来概括人体上中下所属的脏腑及其功能。由于外邪感人的传变过程,多是由外到内,由上到下,由表及里,由阳入阴,因此,从临床角度来看,其传变过程,也必...
  • 17.阳明病葛根黄连黄芩汤证

    上所论二方,皆治太阳与阳明合病之方也。乃有其病原属太阳,误治之后,而又纯属阳明者,葛根黄芩黄连汤所主之病是也。 《伤寒论》原文: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葛根黄连黄芩汤方】 葛根半斤,甘草二两炙,黄芩三两,黄连三两。 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纳诸药煮取二升,去渣,分温再服。 促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