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16
秒,为您找到
175642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搜课程
搜药方
搜药材
颊里穴
854
0001-01-01
《针灸穴位》
颊里,经外奇穴名。出自《备急千金要方》。位于口腔内侧颊粘膜上,张口,即口角后1寸,与口角相平处取穴,左右计2穴。颊粘膜有三叉神经的上颌神经和下颌神经的分支分布,颊肌由面神经颊支支配,皮肤有上颌神经的颧神经分布。主治黄疸、口疳、口眼㖞斜、齿龈溃疡、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等。斜刺0.3-0.5寸。 名称 颊里穴出处 《备急千金要方...
一百二十穴玉龙歌
1475
0001-01-01
《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
扁鹊授我玉龙歌,玉龙一试痊沉 。 玉龙之歌世罕得,研精心手无差讹。 吾今歌此玉龙诀,玉龙一百二十穴。 行针殊绝妙无比,但恐时人自差别。 补泻分明指下施,金针一刺显良医。 伛者立伸患者起,从此名驰湖海知。 (曲池补,人中泻;风池补,绝骨泻) 中风 中风不语最难医,顶门发际亦堪施。 百会穴中明补泻,实时苏醒免灾危。 顶门∶即囟会穴。上星后一寸...
卷上
1705
0001-01-01
《针灸易学》
卷上 针灸源流 《素问》十二卷,世称黄帝岐伯问答之书。及观其旨意,殆非一时之言,而所撰述,亦非一而与孔子、子思之言并传也。盖《灵兰秘典》、《五常正大》、《六元正纪》等篇,无非阐明阴阳五行生制之理,配象合德,实切于人身。其诸色脉病名,针刺治要,皆推是理以广之,而皇甫谧之《甲乙》,杨上善之《太素》,亦皆本之于此,而微有异同。医家之纲法,无越于是书矣。然按《汉...
内阳池
714
0001-01-01
《中医词典n~o~p~q》
经外穴名。见《针灸经外奇穴治疗诀》。在前臂屈侧,大陵穴上1寸处。主治鹅掌风,口腔炎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屈指浅肌运动点穴
831
0001-01-01
《针灸穴位》
屈指浅肌运动点,经外奇穴名。出自《小儿麻痹后遗症穴位刺激结扎疗法》。位于前臂屈侧近桡侧线,腕横纹上4寸处,左右计2穴。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等。主治小儿麻痹后遗症等。直刺0.3-0.5寸。 名称 屈指浅肌运动点穴出处 《小儿麻痹后遗症穴位刺激结扎疗法》隶属 经外奇穴位置 前臂屈侧近桡侧线,腕横纹上4...
足跟点
916
0001-01-01
《手穴手纹诊治》
定位:位于手掌部,第三、四掌骨间隙之中点,与腕横纹中点连线分为四等分,近腕横纹四分之一点处。左右手各1点。 主治病症:足跟痛。 备考:《针灸经外奇穴图谱》:足跟点……与经穴关系:位于心包经“大陵”穴与“劳宫”穴联线近四分之一点。针灸:针2~3分,针感抽、麻至指。灸3~5壮。
强胯穴
902
0001-01-01
《针灸穴位》
强胯穴,经外奇穴名。出自《针灸学》。位于臀部,股骨的后缘,与大转子高点下2寸相平,左右计2穴。主治松弛型瘫痪、截瘫等。直刺3-4寸。 名称 强胯穴出处 《针灸学》隶属 经外奇穴位置 位于臀部,股骨的后缘,与大转子高点下2寸相平,左右计2穴主治 松弛型瘫痪、截瘫操作 直刺3-4寸 目录 ...
凡例
1059
0001-01-01
《针灸聚英》
一诸书于素问、难经多异少同。今取其同。议其异。故以聚英名。 一此书以经络 穴类聚为一卷。各病取穴治法为二卷。诸论针艾法为三卷。各歌赋为四卷。间或发挥一二。 一周身尺寸已详于前集素难节要。今止绘图各分写于上。以便准量取穴。 一经络俱属于五脏六腑。今绘其图于经络之前者。知外有是经。则内属是脏腑也。 一明堂针灸、铜人、千金翼诸书。拘头面腹手足分列 穴。殊无...
理中穴
729
0001-01-01
《针灸穴位》
理中,经外奇穴名。出自《红医针疗法》。位于小腿前外侧,胫骨粗隆下3寸(或髌骨中线下6寸),胫骨前嵴外开1寸处,左右计2穴。主治痢疾、阑尾炎、低血压、心力衰竭、脑性瘫痪、多发性神经炎、脑脊髓膜炎、膝及踝关节炎、垂足、足外翻、胃炎等。斜刺2-3寸或4-5寸,可透刺。 名称 理中穴出处 《红医针疗法》隶属 经外奇穴位置 ...
天灵穴
1131
0001-01-01
《针灸穴位》
天灵,经外奇穴名。出自《中医杂志》。位于胸部,肩峰内下凹陷处,腋窝皱襞直上1寸,向内0.5寸处,即脾经周荣穴外方,左右计2穴。浅层布有锁骨上中间神经、第1肋间神经外侧皮支,深层有胸内、外侧神经。主治狂躁不安、伤人自伤、口中唱骂不休者,即癫狂症、痴呆症等。斜刺1-2寸或5-6寸。 名称 天灵穴出处 《中医杂志》隶属 经...
1..
«
85
86
87
88
»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