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06 秒,为您找到 1043 个相关结果.
  • 温肺汤

    …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温肺汤 处方 白芍药六两,五味子(去梗.炒)、干姜(炮)、肉桂(去粗皮)、半夏(煮熟.焙)、陈皮(去白)、杏仁、甘草(炒),各三两;细辛(去芦.洗)二两。 炮制 上件粗散。 功能主治 治肺虚,久客寒饮,发则喘咳,不能坐卧,呕吐痰沫,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三大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以绢洌汁,食后服,两服滓再煎一服。 备注 一方去…
  • 十神汤

    …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十神汤 处方 川芎、甘草(炙)、麻黄(去根.节)、升麻,各四两。干葛十四两,赤芍药、白芷、陈皮(去瓤)、紫苏(去粗梗)、香附子(杵去毛),各四两。 炮制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治时令不正,瘟疫妄行,人多疾病。此药不问阴阳两感,或风寒湿痹,皆可服之。 用法用量 每服三大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煎至七分,去滓,热服,不以时候。 如发热…
  • 通关散

    …500g 鹅不食草250g 细辛250g 炮制 上三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即得。 功能主治 通关开窍。用于突然气闭昏厥,牙关紧闭,不省人事。 用法用量 每用少许,吹鼻取嚏。 注意 孕妇慎用。 规格 每瓶装1.5g 贮藏 密闭,防潮。 摘录 《中国药典》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通关散 处方 白僵蚕(炒.半两) 羌活(三分) …
  • 牛黄抱龙丸

    … 牛黄8g 胆南星200g 天竺黄70g 茯苓100g 琥珀50g 麝香4g 全蝎30g 僵蚕(炒)60g 雄黄50g 朱砂30g 性状 为黄棕色至红棕色的大蜜丸;气微香,味略苦。 炮制 以上十味,除牛黄、麝香外,朱砂、雄黄分别水飞成极细粉;其余胆南星等六味粉碎成细粉;将牛黄、麝香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90~10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
  • 顺气术香散

    …,一切冷气。 处方 丁香皮(不见火)、缩砂仁、良姜(去芦.炒)、肉桂(去粗皮)、干姜(炮)、甘草、陈皮(去白)、厚朴(去粗皮.姜汁炙)、苍术(米泔浸)、桔梗(去芦)、茴香(炒),各三两。 炮制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治气不升降,呕逆恶心,胸膈痞闷,胁肋胀满,及酒食所伤,噫气吞酸,心脾刺痛,大便不调,面黄肌瘦,不思饮食。 兼疗妇人血气刺痛,及一切冷气,并皆治之。 常服宽中顺气,和…
  • 枣肉平胃散

    …,体重节痛,常多自利,或发霍乱,及五噎八痞,膈气反胃。 处方 陈橘皮(去皮)、厚朴(去粗皮,姜制,炒香),各三斤二两;甘草(炒)、生姜、红枣,各二斤;苍术(去粗皮.米泔浸二日.炒)五斤。 炮制 上件碎,拌匀,以水浸过面上半寸许,煮令水干,取出焙燥,碾为细末。 功能主治 治脾胃不和,不思饮食,心腹、胁肋胀满刺痛,口苦无味,胸满短气,呕哕恶心,噫气吞酸,面色萎黄,肌体瘦弱,怠惰嗜卧…
  • 四神丸

    …萸(制)100g 大枣(去核)200g 性状 本品为浅褐色至褐色的水丸;气微香,味苦、咸而带酸、辛。 炮制 以上五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另取生姜200g,捣碎,加水适量压榨取汁,与上述粉末泛丸,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 温肾暖脾,涩肠止泻。用于命门火衰,脾肾虚寒,五更泄泻或便溏腹痛,腰酸肢冷。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9g,一日1~2次。 贮藏 密闭,防潮。…
  • 异香散

    …。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异香散 处方 石莲肉(去皮)一两,蓬莪术(煨)、京三棱(炮)、益智仁(炮)、甘草,各六两。青皮(去白)、陈皮(去白),各三两。厚朴(去粗皮.姜汁炙)二两。 炮制 上件为细末。 功能主治 治肾气不和,腹胁膨胀,痞闷噎塞,喘满不快,饮食难化,噫气吞酸;一切气痞,腹中刺痛。 此药能破症瘕结聚,大消宿冷沉积,常服调五脏三焦,和胃进食。 用法用量 …
  • 九味石灰华散

    … 处方 石灰华100g 红花80g 牛黄4g 红景天80g 榜嘎100g 甘草(去皮)80g 高山辣根菜80g 檀香100g 洪连100g 性状 为淡黄色的粉末;气香,味甘、微苦。 炮制 以上九味,除牛黄外,其余石灰华等八味粉碎成细粉;将牛黄研细,再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即得。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止咳,安神。用于小儿肺炎,高热烦燥,咳嗽。 用法用量 口服…
  • 五痹汤

    …(洗去灰土)、羌活、白术、防己,各一两。甘草(微炙)半两。 炮制 上俰咀。 功能主治 治风寒湿邪,客留肌体,手足缓弱,麻痹不仁,或气血失顺,痹滞不仁,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 每服四钱重,水一盏半,生姜十片,煎至八分,去滓。病在上,食后服,病在下,食前服。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五痹汤 处方 片姜黄(洗去灰土)羌活 白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