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21
秒,为您找到
75585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搜课程
搜药方
搜药材
视衣
895
0001-01-01
《中医词典r~s》
人体解剖名称。系指今之视网膜、脉络膜等。见《中医眼科学》(广州中医学院主编)。
八、眼科病案的内容与书写要求
1397
2023-11-28
《中医眼科学》
八、眼科病案的内容与书写要求 八、眼科病案的内容与书写要求 病案是医院的主要档案材料,是临床诊疗工作的全面记录和总结,是临床、教学、科研的宝贵资料,也是衡量医疗质量的一项重要标志。因此,病案书写必须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实事求是;內容要完整、充实、正确,层次分明,并能突出中医特色;用词简明确切、通顺易懂,要求字体端正、清晰,不得涂改或补贴;标点符号运用...
二、炼丹术与医药化学
2228
0001-01-01
《中国医学通史》
(一)炼丹术的兴起及其思想基础 炼丹术的产生至迟不晚于秦汉之际。有关专家对马王堆一号墓古尸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尸体组织内铅、汞含量超过正常人的数十倍至数百倍,根据组织内铅汞化合物结构与棺液中的化合物不同,以及铅、汞在各器官分布极不均匀的选择性蓄积现象,排除了体内高量铅汞系由棺液经皮肤渗入的可能性;另外尸体小肠内还有大量含汞物质残留,所以研究者认为:“口服...
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2776
0001-01-01
《中国医学通史》
中国医生对人体解剖知识的了解已有悠久的历史,然而随着中医学体系的成熟,医生仍更注重辨证施治、取类比象的方法,加之“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思想的影响,解剖实证被忽视了。中国的解剖学是在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医学的大量传入而逐渐建立起来的。 一、教会医院的解剖教学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教会医院的发展,各地教会医院陆续开办了医学班,讲授解剖、生理等西医课...
(十一)松子
766
0001-01-01
《老年食养食疗》
松子,又名松子仁、海松子、新罗松子,为松科植物红松的种子。从古至今,人们普遍喜食。明代的《本草经疏》中指出,“松子味甘补血。血气充足,则五脏自润,发黑不饥。仙人服食,多饵此物。故能延年,轻身不老”。故被誉为“长生果”。 据现代科学分析证实,松子仁有很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每百克可食部含蛋白质16.7克,脂肪63.5克,碳水化合物9.8克,钙78毫克,磷236...
北洋政府时期医学教育
5768
0001-01-01
《中国医学通史》
一、医学教育制度的建立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不久教育部颁布了一些改革教育的决议和法令,废除封建教育,建立近代教育体系。1912年10月,教育部公布《大学令》〔壬子学制),1913年经修改后称“壬子癸丑学制”。规定医科分医学、药学二门,其修业年限,医学预科一年,本科四年;药学预科一年,本科三年。该学制一直执行到1922年“壬戍学制”公布为止。但这个新学...
(拼音W)第五篇(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2232
0001-01-01
《中医词典t~w》
乌龙摆尾 小儿推拿方法名。出《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又名乌龙双摆尾。以左手托肘,右手拿儿小指并摇动,如摆尾之状。能开闭结。 乌癞 病名。诸种麻风病不同证候之一。《诸病源候论》卷二:“凡癞病,皆是恶风及犯触忌害所得。初觉皮毛变异,或淫淫苦痒如虫行,或眼前见物如垂丝,言语无定,心常惊恐,皮肉中或如桃李子,隐疹赤黑,手足顽痹,针刺不痛,脚下不得...
外科学
5152
0001-01-01
《中国医学通史》
一、西方外科学传入我国及其成长 19世纪中叶,是西医外科学在我国的萌芽起步阶段。各医院主持外科工作者,均为外藉医生,我国医护人员,处于在实践中学习的医徒位置。其后,教会或外国的医学基金会、慈善团体先后在各地创办医学院校。辛亥革命后,我国也相继自行筹建医学校。至20世纪中叶,上述高等医学院校所培养的毕业生中,已有不少学识渊博、基础雄厚、出类拔萃的外科学家,...
1..
«
86
87
88
89
»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