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21 秒,为您找到 63387 个相关结果.
  • 喉科

    1001 0001-01-01 《中国医学通史》
    十八世纪中期,中医喉科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已相当成熟,曾陆续出版了几部很有份量的喉科专著,如张宗良的《喉科指掌》(1757年)、郑梅涧(约1727~1787)《重楼玉钥》、《喉症全科紫珍集》等,这几本书都系统全面地讨论了喉科各种疾病的诊法及治疗,使喉科辨证论治大法日趋丰富。近代几种可怕的喉科传染病在中国大地上蔓延,严重地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与健康,对此我国中医...
  • 喑病(嘶哑与失音)

    1126 2023-11-28 《中医喉科学》
    喑病(嘶哑与失音) 喑病(嘶哑与失音) 嘶哑或失音,在一般文献上(是指西医的)除《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耳鼻咽喉科学》之外没有作为一个独立病名而加以专门讨论的。但中医则不然,从《内经》开始,一直就作为一个病种来使用。仅仅一部《内经》,提到本病者,计七八处之多。 《史记•仓传》有“使人喑”的记述,索隐谓:“喑者,失音也”。《史记•刺客列传》:“吞炭为哑”...
  • 白带

    1143 2023-11-28 《中医妇科学》
    白带 白带 白带作为病名,首见于《千金要方》卷四。亦称带下白候。妇女阴道内有少量白色粘液,无臭味,亦无局部刺激症状,起保护和润滑阴道表面作用,属正常生理现象,正如王孟英说:“带下女子生而即有,津津常润,非本病也”。若量多有味,绵绵不断,或淋漓不止,同时伴有临床其他症状者,称为白带。至于妊娠初期或月经前后白带有相应的增多,亦属正常,不作病论。 〔病因...
  • 黄瘅

    615 0001-01-01 《杂病广要》
    瘅之为言热也,或作疸,黄病必由热而成,故名黄胆。《肘后》以来,以黄胆、谷疸、酒疸、女劳疸、黄汗,称为五疸。 然黄胆实其总名,非有别证,黄汗仲景隶之水气,而后世无有发明,是以今并不取也。盖伤寒发黄,既摘其要,此编所举,多系内因病,而表湿证亦及之云。 病必因湿热 湿与热郁蒸于脾,面目肢体为之发黄,此即疸也。痘之名有五云云,五者虽不同,其为黄则一,自本自根,未有...
  • 599 0001-01-01 《杂病广要》
    病由风冷 风冷失声者,由风冷之气,客于会厌,伤于悬壅之所为也。声气通发,事因关户,会厌是音声之户,悬壅是音声之关,风冷客于关户之间,所以失声也。(《病源论》) 中冷声嘶者,风冷伤于肺之所为也。肺主气,五脏同受气于肺,而五脏有五声,皆禀气而通之。气为阳,若温暖则阳气和宣,其声通畅。风冷为阴,阴邪搏于阳气,使气道不调流,所以声嘶也。(同上) 风寒之气客于中,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