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04 秒,为您找到 310 个相关结果.
  • 马脾风散

    处方 辰砂2钱半,轻粉5分,甘遂1钱半。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因肺寒甚,痰嗽齁(鼻合)。 用法用量 每1字,温浆少许,上滴香油1点,抄药在油花上沉下,却去浆水灌之。 摘录 《医学入门》卷六
  • 萸连栀石丸

    …医学入门》卷七 湿热心痛引小腹,欲作疝者 清热化湿,和中止痢 萸连栀石丸,中医方剂名。出自《医学入门》卷七。具有清热化湿,和中止痢之功效。主治湿热心痛引小腹,欲作疝者。 处方 吴萸 黄连 山栀 滑石各15克 荔枝核(烧存性)9克 制法 上研为末,以姜汁和丸。 功能主治 治温热心痛,引小腹欲作疝者。 用法用量 每服3~6克,温开水送下。 摘录 《医学入门》卷七 …
  • 榆砂汤

    …医学入门》卷七 结阴便血不止,渐渐极多者 和肠胃,止便血 榆砂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医学入门》卷七。具有和肠胃,止便血的功效。主治结阴便血不止,渐渐极多者。 处方 地榆12克 砂仁7枚 生甘草4.5克 炙甘草3克 功能主治 凉血止血,健脾和中。治结阴便血不止,渐而极多者。 用法用量 水煎,温服。 摘录 《医学入门》卷七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榆砂汤组成 …
  • 连归丸

    …医学入门》卷八 痔漏及脱肛便血 连归丸,中医方剂名。出自《医学入门》卷八。主治痔漏及脱肛便血。 处方 全当归4两,酒黄连4两,防风2两,枳壳2两。 制法 上为末,用前浸黄连酒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痔漏及脱肛便血。 用法用量 每服60-70丸,米饮送下。 注意 忌羊、鱼、鸡、鹅、煎炒热物。 摘录 《医学入门》卷八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 瓜蒌汤《伤寒总病论》

    …劳动,致热气攻胸,手足拘急,搐搦如中风状。②《医学入门》:瘥后劳复,阴阳易病,卵肿疼痛,手足不能动 瓜蒌汤,中医方剂名。出自《伤寒总病论》卷三。主治①《伤寒总病论》:病未平复后劳动,致热气攻胸,手足拘急,搐搦如中风状。②《医学入门》:瘥后劳复,阴阳易病,卵肿疼痛,手足不能动。 组成 瓜蒌根(无黄脉者)四两,淡竹茹半斤。用法用量 水三升,煮一升三合,去滓一日二三服,温与之。主…
  • 加减红绵散

    …医学入门》卷八 小儿痘感风寒,发热惊搐 加减红绵散,中医方剂名。出自《医学入门》卷八。主治小儿痘感风寒,发热惊搐。 处方 天麻、麻黄、全蝎、荆芥、蝉退、紫草、薄荷各等分。 功能主治 小儿痘感风寒,发热惊搐。 用法用量 加葱,水煎,温服。 摘录 《医学入门》卷八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加减红绵散组成 天麻、麻黄、全蝎、荆芥、蝉退、紫草、薄荷各等分…
  • 连壳丸

    …医学入门》卷七 内伤经络便血 解络脉之结 连壳丸,中医方剂名。出自《医学入门》卷七。具有解络脉之结之功效。主治内伤经络便血。 《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七:连壳丸 处方 黄连 枳壳各60克(锉,以槐花120克同炒,去槐花) 制法 上药研末,蒸饼为丸。 功能主治 清热理气,凉血止血。治湿热内伤,大便下血。 用法用量 每次50~70丸,用温开水送下。 摘录 《杂病源流犀…
  • 润麻丸

    处方 麻子仁 当归 桃仁 生地 枳壳各30克 制法 上药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凉血润燥。治血分燥热,大便不通。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空腹时白汤送下。 摘录 《医学入门万病衡要》卷六
  • 先坎离丸

    处方 黄柏 知母等分 制法 上药用童便浸,九蒸、九晒、九露,为末,地黄煎膏为丸。 功能主治 治阴虚火旺,遗精盗汗,潮热咳嗽。 用法用量 每服3克,温开水送下;脾弱者,山药糊丸服。 摘录 《医学入门》卷七
  • 枳梗汤

    处方 枳壳 桔梗 甘草各等分 功能主治 治结胸痞气及胸满不利,烦闷欲死。 用法用量 水煎,温服。 表热或寒热往来,加柴胡、黄芩;内热,加黄连;痰喘,加瓜蒌仁;口燥,去半夏,加天花粉。 摘录 《医学入门》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