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01
秒,为您找到
1043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搜课程
搜药方
搜药材
渫白圆
处方 附子一枚(六钱重者.生.去皮.脐),生硫黄(别研)、天南星(生用)、半夏(生用),各一两;盆硝、玄精石,各半两。
炮制
上为细末,入细面三两令停,水和为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膈痰涎不利,头目昏运,吐逆涎沫。 用法用量 每服三十圆,沸汤内煮令浮,漉出,生姜汤送下,食后。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礞石滚痰丸
… 处方 金礞石(煅)40g 沉香20g 黄芩320g 熟大黄320g 性状 本品为黄色至棕褐色的水丸;味苦。
炮制
以上四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 降火逐痰。用于实热顽痰,发为癫狂惊悸,或咳喘痰稠,大便秘结。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6~12g,一日1次。 注意 孕妇忌服。 贮藏 密闭,防潮。 摘录 《中国…
僧伽应梦人参散
处方 甘草(炙)六两,人参、桔梗(微炒)、青皮(去瓤)、白芷、干葛、白术,各三两。干姜(炮)五钱半。
炮制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治伤寒体热头痛,及风壅痰嗽咯血等疾。 用法用量 每服二钱,水一盏,生姜二片,枣二个,煎七分,通口进。 如伤寒,入豆豉同煎热进,大有神效,不计时候。 备注 一方无甘草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石松浸酒
处方 石松100g 白酒1000ml
炮制
将石松拣净杂质,筛去灰屑,切段;放入干净的器皿中,倒入白酒浸泡,密封;14日后开启,过滤后即可饮用。 功能主治 祛风散寒,舒筋活络,除湿祛积。主治风寒湿痹,关节酸痛,皮肤麻木,四肢软弱,水肿,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每次30~50ml,每日1次。 摘录 《生草药性备要》
水浸丹
处方 巴豆(大者.去皮.膜.研.取油尽如粉)二十五枚,黄丹(炒.研.罗过)取一两一分。
炮制
上同干匀,用黄蜡熔作汁,别为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伏暑伤冷,冷热不调,霍乱吐利,口干烦渴,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 每服五圆,以水浸少顷,别以新汲水吞下,不拘时候。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天冬紫菀酒
处方 天门冬200g 紫菀10g 饴糖10g 白酒1000ml
炮制
将药洗净捣碎,装入纱布袋内,与饴糖一起放入净器中;倒入白酒浸泡,密封;7~10天后开启,去掉药袋,过滤装瓶备用。 功能主治 润肺止咳。主治肺痿咳嗽,吐涎沫,心中温温,咽燥而不渴者。 用法用量 每次10~30ml,每日2次。 摘录 《肘后备急方》
天麻汤
处方 天麻(半两),羌活(去芦)、人参、桂心、白术、麻黄(去节.先煎掠去沫.焙)、杏仁(汤浸.去皮尖.炒),各一分。附子(炮裂.去皮脐.一枚)。
炮制
上锉如麻豆。 功能主治 治风痉,身如板直,遍身鞭强。 用法用量 每服五钱匕,生姜三片,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入酒半盏,再煎一沸,热服。服后以生姜稀粥投之,取汗,日二服。 摘录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五味清浊散
…古族验方。 处方 石榴400g 红花200g 豆蔻50g 肉桂50g 荜茇50g 性状 为黄棕色的粉末;气香,味酸、辛、微涩。
炮制
上五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即得。 功能主治 开郁消食,暖胃。用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胃脘冷痛,满闷嗳气,腹胀泄泻。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2~3g,一日1~2次。 规格 每袋装15g 贮藏 密闭,防潮。 …
健脾豆蔻丸
处方 白豆蔻仁2分。枳壳(去瓤,麸炒)2两,陈皮(汤浸,去白,焙)2两,诃黎勒(煨,取皮)1两,桂(去粗皮)1两,当归(切,焙)3分,干姜(
炮制
)半两,丹砂(细研)1两。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上气,脾胃虚弱,心腹疼痛,胁助胀满,或时便泄。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豆蔻丸”。 摘录 《圣济总录》卷六十七
菊睛圆
处方 枸杞子三两,巴戟(去心)一两,甘菊花(拣)四两,苁蓉(酒浸.去皮.炒.切.焙)二两。
炮制
上为细末,炼蜜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肝肾不足,眼目昏暗,瞻视不明,茫茫漠漠,常见黑花,多有冷泪。 久服补不足,强目力。 用法用量 每服三十圆至五十圆,温酒或盐汤下,空心,食前服。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
«
7
8
9
10
»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