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16
秒,为您找到
44704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搜课程
搜药方
搜药材
四季针灸坐向歌
679
0001-01-01
《医宗金鉴》
四季针灸坐向理,宜从四季顺自然,东南西北四维向,以迎生气本乎天。 注:●针灸坐向,避忌之理,『医学入门』:「春坐东向西,夏坐南向北,秋坐西向东,冬坐北中向南」。 ●皆背四季生气之向,不可为法。 ●宜从春向东,夏向南,秋向西,冬向北,四土旺月向四维,以迎生气,本乎天理,顺其自然为是也。
(拼音N)第八篇(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842
0001-01-01
《中医词典n~o~p~q》
纳干法 子午流注针法内容之一。指十二经配合十天干,又称纳早法,因天干以甲为首,故名,子午流注针法即按日子所属天干开取某经五输穴。《针灸大全》载有《十二经纳天干歌》:“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乡,庚属大肠辛属肺,壬属膀胱癸肾藏。三焦亦向壬中寄,包络同归入癸方。” 内眦 解剖名称。亦名大眦、眼大头、眼大嘴、眼大睫、(眼)大角。《灵枢·癫狂》:“...
公孙穴
2333
0001-01-01
《针灸穴位》
公孙,经穴名。出自《灵枢·经脉》。属足太阴脾经。位于跖区,第1跖骨底的前下缘赤白肉际处。在(⻊母)趾展肌中,有足背静脉网、足底内侧动脉及足跗内侧动脉分支,布有隐神经及腓浅神经分支。主治胃痛、呕吐、腹痛、腹泻、痢疾、心烦、失眠、狂证、逆气里急、气上冲心(奔豚气)等。直刺0.6-1.2寸。 名称 公孙穴出处 《灵枢·经脉》隶属 ...
诸风
1587
0001-01-01
《普济方·针灸》
(附论) 凡诸百邪之病。源起多涂。其有种种形相。示表癫邪之端。而见其病。或有默默而不声或复多言而HT 说。或歌或哭。或吟或笑。或眠坐沟渠。啖食粪秽。或裸形露体。或昼夜游走。或嗔骂无度。或者蜚蛊向导。手乱目急。如斯种类。癫狂之人。今针灸与夫方药。并主治之凡占风之家。亦以风多鬼断之。扁鹊曰。百邪所病者。针有十三穴也。凡针之体。先从鬼宫起。次针鬼信。便至鬼垒。又...
卷第一百九十二 针灸门(二)
1484
0001-01-01
《圣济总录》
[卷第一百九十二] 奇经八脉 论曰∶脉有奇常,十二经者,常脉也,奇经八脉,则不拘于常,故谓之奇经,盖言人之气血,常行于十二经脉,其诸经满溢,则流入奇经焉,奇经有八脉,督脉督于后,任脉任于前,挟任脉者冲脉,能为诸脉之海,阳维则维络诸阳,阴维则维络诸阴,阴阳更相维持,故诸经常调,维脉之外,又有带脉者,束之犹带也,至于两足跷脉,有阴有阳,阳跷得...
下廉穴
836
0001-01-01
《针灸穴位》
下廉,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别名手下廉。属手阳明大肠经。位于前臂,肘横纹下4寸,阳溪与曲池连线上。在桡骨的桡侧,桡侧有桡侧腕短伸肌及桡侧腕长伸肌,深层有旋后肌,有桡动脉分支,分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及桡神经深支。主治肘臂痛、头痛、眩晕、目痛、腹胀、腹痛。直刺0.5-1寸。 名称 下廉穴别名 手下廉出处 《针灸甲乙经》隶属...
华佗
794
0001-01-01
《中医词典h~j》
后汉医学家(?141-203年?)。字符化,一名旉,沛国谯(今安徽毫州)人。原为士人,但无心功名,以致当沛相及太尉举荐时,皆不就。他学问渊博,游学于各地,对医学尤有精深的钻研和成就。其医术极精,治病辄效,方药仅寥寥数种,针刺穴位也仅数穴,即可奏效。《三国志·华佗传》载其验案数则,均效如桴鼓。他擅长外科,对躯体内部之疾患,如为手术适应症,则给“麻沸散”以酒冲服...
十三、腹部及侧胁各经穴主治病症
1509
0001-01-01
《金针秘传》
一腹部中行 凡一十五穴 鸠尾:一穴,一名尾翳,一名。在臆前蔽骨下五分。治心风惊痫发癫,不喜闻人语,心腹胀满,胸中满,咳逆数噫,喘息,喉痹咽壅,水浆不下。不可灸,灸即令人毕世少心力。此穴大难针,大好手方可此穴下针,不然取气多,不幸令人夭。针入三分,留三呼,泻五吸,肥人可倍之,忌如前法也。 巨阙:一穴,心之募也。在鸠尾下一寸。鸠尾拒者少,令强一寸中人,有鸠...
(拼音Y)第十四篇(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1885
0001-01-01
《中医词典x~y》
药将 指治疗白喉常用药的分类。《白喉忌表抉微》将其分为猛将、正将、次将三类。以分别治白喉之轻、重症。详参各条。 《药鉴》 药学著作。二卷。明·杜文燮撰。刊于1598年。卷一药性总论,首载寒、热、温、平四赋,较之《药性赋》有所增补,次记用药、制方、禁忌、主病、运气等内容;卷二分别论述173种药物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和临床应用,其中对于各药的气...
1..
«
88
89
90
91
»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