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17
秒,为您找到
265629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搜课程
搜药方
搜药材
卷第二十七邪论 十二邪
1055
0001-01-01
《黄帝内经太素》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末,见《灵枢》卷五第二十八《口问篇》。又自“黄帝曰:人之欠者,何气使然”至末,见《甲乙经》卷十二第一,惟编次小异。 【黄帝间居,避左右而问岐伯曰:余以闻九针之经,论阴阳逆顺六经已毕,愿得口问。岐伯避席再拜对曰:善乎哉问也!此先师之所口传也。】 间居,晏也。避,去也。六经,阴阳各有三阴三阳之脉也。口传者,文传得粗,口传得妙,谓口决其理也。...
通脉四逆汤方
709
0001-01-01
《医宗金鉴》
甘草(炙)二两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附子(生用,去皮,破八片)大者一枚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其脉即出者愈。 面色赤者,加葱九茎,腹中痛者,去葱加芍药二两。呕者,加生姜二两。咽痛者,去芍药加桔梗一两。利止脉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参二两。病皆与方相应者,乃服之。 【方解】 论中扶阳抑阴之剂,中寒阳微不能外达,主以四逆;中外俱寒,阳气虚...
卷四
749
0001-01-01
《尚论篇》
尚论太阴经证治大意 仲景伤寒论,六经中,惟太阴经文止九条,方止二道,后人致惜其非全书,昌紬绎其所以约略之意,言中风,即不言伤寒,言桂枝,即不言麻黄,言当温者,则曰宜四逆辈,全是引伸触类之妙,可见治法总不出三阳外,但消其风寒之原,以定发汗解肌,更于腹之或满或痛间,辨其虚实,以定当下当温而已,了无余义矣,自非深入阃奥者,孰能会其为全书也哉。 太阴经全篇[法九...
卷第二十七邪论 邪中
961
0001-01-01
《黄帝内经太素》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末,见《灵枢》卷一第四《邪气脏腑病形篇》,又见《甲乙经》卷四第二上篇。 【黄帝问岐伯曰:邪气之中人也奈何?岐伯曰:邪气之中人也高。黄帝曰:高下有度乎?岐伯曰:身半已上者,邪中之也;身半以下者,湿中之也。】 高者,上也。身半以上,风雨之邪所中,故曰中于高也。风为百病之长,故偏得邪名也。身半以下,清湿之邪,湿最沉重,故袭下偏言也。 平按:...
卷十四 水气病脉证第十四
682
0001-01-01
《金匮玉函经二注》
(论七首脉证五条方九首) 【师曰。病有风水。有皮水。有正水。有石水。有黄汗。风水其脉自浮。外证骨节疼痛。恶风。皮水其脉亦浮。外证肿。按之没指。不恶风。其腹如鼓。不渴。当发其汗。正水其脉沉迟。外证自喘。石水其脉自沉。外证腹满不喘。黄汗其脉沉迟。身发热。胸满。四肢头面肿。久不愈。必致痈脓。】 〔衍义〕风水者。肾本属水。因风而水积也。内经大奇病论曰。并浮为风水...
1..
«
88
89
90
91
»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