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15 秒,为您找到 8864 个相关结果.
  • 芭蕉子

    …注音 Bā Jiāo Zǐ 出处 《食疗本草》 来源 为芭蕉科植物芭蕉的种子。 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芭蕉根"条。 性味 子生食:大寒;仁:性寒。 注意 子生食发冷病。 功能主治 子生食,止渴润肺。蒸熟暴之令口开,春取仁,食之,通血脉,填骨髓。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芭蕉子 拼音注音 Bā Jiāo Zǐ 英文…
  • 大石韦

    …《泉州本草》) 《泉州本草》:味甘 微寒 《泉州本草》:味甘,性微寒。《泉州本草》:入肝、肾二经。 清肺热,利尿,通淋。 治咳血,尿血。 大石韦,中药材名。本品为水龙骨科植物矩圆线蕨的全草。全年可采。功能主治为:清肺热,利尿,通淋。治咳血,尿血。 拼音注音 Dà Shí Wéi 别名 篦梳剑(《泉州本草》) 出处 《浙江中药资源名录》 来源 为水龙骨科植物矩圆线蕨的…
  • 小粉

    …,性凉 1、《食疗本草》:“补中益气,和五脏,调经络,续气脉;又炒粉一合,和服断下痢。又性主伤折,和醋蒸之,裹所伤处使定,重者再蒸裹之。”</p><p>2、《纲目》:“醋熬成膏,消一切痈肿,汤火伤。” <p>1、《食疗本草》:“补中益气,和五脏,调经络,续气脉;又炒粉一合,和服断下痢。又性主伤折,和醋蒸之,裹所伤处使定,重者再蒸裹之。”</p><p>2、《纲目》:“醋熬成膏,消一切痈肿,汤火伤…
  • 钗子股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钗子股 拼音注音 Chāi Zǐ Gǔ 别名 金钗股、三十根(《本草拾遗》),松寄生、虫寄生,海斑虎(《质问本草》),檀香线、锡朋草(《福建民间草药》),磹竹(《闽东本草》),龙须草(《实用中草药》)。 出处 《本草拾遗》 来源 为兰科植物钗子股的根或全草。 生境分布 生于高山阴湿处或林间老树上。分布福建、广东及西南一…
  • 枸骨树皮

    …音 Gǒu Gǔ Shù Pí 出处 《本草拾遗》 来源 为冬青科植物枸骨的树皮。 原形态 形态详"枸骨叶"条。 化学成分 含咖啡碱、皂甙、鞣质、苦味质、淀粉。 性味 ①《纲目》:"微苦,凉,无毒。" ②《本经逢原》:"微苦甘,平,无毒。" 功能主治 ①《本草拾遗》:"浸酒,补腰脚令健。" ②《本草从新》:"补阴,益肝肾。" 用法用量 内服…
  • 人参条

    …gC.A.Mey根茎上的不定根。具有补气强壮,生津止渴的功效。主治指臂无力,消渴。 拼音注音 Rén Shēn Tiáo 出处 《本草从新》原作"参条" 来源 为五加科植物人参根茎上的不定根。 功能主治 《本草从新》:"生津,止渴,补气。其性横行手臂,指臂无力者服之甚效。"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3钱。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
  • 山蒜

    …v的鳞茎。具有温中去积,散瘀止痛的功效。主治积块,血瘕,食滞饱胀,痈肿,跌扑损伤。 拼音注音 Shān Suàn 别名 泽蒜(《本草拾遗》),小蒜(《救荒本草》),苦蒜果、野葱果(《贵州民间方药集》),野葱(《上海植物名录》)。 出处 《本草拾遗》 来源 为百合科植物山蒜的鳞茎。 生境分布 生于山野。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鳞茎广卵形,白色…
  • 浆水

    …国医学大辞典》)。 出处 《嘉佑本草》 来源 为用粟米加工,经发酵而成的白色浆液。 性味 甘酸,凉。 ①《嘉佑本草》:"味甘酸,微温,无毒。" ②《本草衍义补遗》:"味甘酸而性凉。" 注意 《嘉佑本草》:"冰浆至冷,妇人怀妊,不可食之,食谱所忌也。" 功能主治 调中和胃,化滞止渴。治呕哕,伤食泻痢,烦渴。 ①《嘉佑本草》:"主调中引气,宣和强力,通关开胃,止…
  • 榉树叶

    …è 出处 《唐本草》 来源 为榆科植物大叶榉树或其同属植物的叶。 性味 ①《日华子本草》:"冷,无毒。" ②婉可成《食物本草》:"味苦,寒,无毒。" 功能主治 ①《唐本草》:"嫩叶,挼贴火烂疮有效。" ①《日华子本草》:"治肿烂恶疮,盐捣罯。" ②姚可成《食物本草》:"作饮凉心肺;挼贴火丹。"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榉树叶 拼音注音 …
  • 霞天曲

    …药大辞典》:霞天曲 拼音注音 Xiá Tiān Qǔ 出处 《本草备要》 来源 为半夏等药和霞天膏制成的曲剂。 归经 《本草再新》:"入牌、肺二经。" 性味 《饮片新参》:"甘微苦,温。" 注意 《饮片新参》:"内热燥痰者忌用。" 功能主治 健脾益胃,化痰蠲饮。 ①《本草备要》:"治沉疴痼痰,功效最烈。" ②《饮片新参》:"健胃化痰,消宿饮、癖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