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17
秒,为您找到
182245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搜课程
搜药方
搜药材
劝读十则
1334
0001-01-01
《劝读十则》
凡积重难返之势,骤夺其所好,世所惊疑,今且浅而商之。明药性始于神农本经,论病情始于灵枢素问,以药治病,始于伊尹汤液。迨汉仲景出,集伊圣及上古相传之经方,著伤寒论及金匮玉函经二书,谓又有小品一书,今失传。方诸举业家,与四子书无异,而犹有疑之者,岂四子之书,亦不可读乎。则以读仲师书为第一劝。 仲师书,文义古奥难读,即刘、张、朱、李四家,虽尊仲圣之名,鲜有发挥。...
关格
1406
2023-11-28
《中医内科学》
关格 关格 关有隔塞之意,指二便俱闭,下不得出;格为隔绝拒阻,指水谷入胃即吐,上不得入。关格指升降失调,隔塞拒阻引起以小便不通、恶心呕吐、水浆不入为主证的病证。 早在《内经》以脉象来概括此证,认为是人体精气耗竭,阴阳格拒之证。《证治汇补》把关格证附之于癃闭之后,并较准确的记述了它的症状及其后果的严重性。 近些年来,在辨证沦治的基础上,应用历代治疗...
卷七 外候 病论
872
0001-01-01
《灵枢悬解》
外候 五变五十二 【黄帝问于少俞曰:余闻百疾之始期也,必生于风雨寒暑,循毫毛而入腠理,或复还,或留止,或为风厥汗出,或为消瘅,或为寒热,或为留痹,或为积聚,奇邪淫泆,不可胜数,愿闻其故。夫同时得病,或病此,或病彼,意者天之为人生风乎,何其异也?少俞曰:夫天之生风者,非以私百姓也,其行公平正直,犯者得之,避者得无殆,非求人而人自犯之。黄帝曰:一时遇风,同时得...
《伤寒论阳明病释》
707
0001-01-01
《中医词典z~其他》
伤寒著作。四卷。清·陆懋修撰。作者鉴于伤寒阳明病每多“中焦危急之候”,不容误诊或缓治,遂取《伤寒论》阳明病篇原文共78条予以诠释。选集前人有关阳明病的释文287条,参合自己读书心得和临床体会,对阳明证的证治作了较深入的归纳和总结,并提出“阳明无死证”的看法。使仲景“阳明篇”大旨得以彰明而又有所发挥。对学习和研究阳明病证治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现有清刻本,1931...
微热
646
0001-01-01
《中医词典t~w》
证名。指轻微发热,可见于多种疾病。 ①阳明里实证的一种热型。《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②轻度感冒之发热,多在38℃以下。 ③指阴血虚所致之慢性、低度发热,《证治准绳·杂病》:“有每遇夜身发微热,……饮食如常,既无别证可疑,只是血虚、阴不济阳,宜润补之。”...
《医学汇海》
2362
0001-01-01
《中医词典x~y》
综合性医书。三十六卷。清·孙德润辑撰。刊于1826年。作者以多科疾病诊治为主线,摘录历代医学典籍中的重要内容,分门别类归纳整理而成此书。卷一-二医学总论,胪列辨治大法及药味繁简等有关论述。卷三-三十五列述伤寒、内科杂病、五官科、妇科、儿科、外科瘟疫等多种疾病的证治。每一病证介绍其脉法、总纲、病状诊断及治疗方剂;所列方剂颇多,除采摭名家方剂外,还包括民间简易治...
针道源流
2651
0001-01-01
《针灸大成》
《素问》十二卷,世称黄帝歧伯问答之书,及观其旨意,殆非一时之言,而所撰述,亦非一人之手。刘向指为诸韩公子所著,程子谓出战国之末,而其大略正如《礼记》之萃于汉儒,而与孔子、子思之言并传也。盖灵兰秘典、五常正大、六元正纪等篇,无非阐明阴阳五行生制之理,配象合德,实切于人身。其诸色脉病名、针刺治要,皆推是理以广之,而皇甫谧之《甲乙》、杨上善之《太素》,亦皆本之...
1..
«
89
90
91
92
»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