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21 秒,为您找到 221829 个相关结果.
  • 五、中药调剂科(室)的职责与人员设置

    1732 0001-01-01 《医院药学》
    (一)职责 1.建立健全与本室任务有关的各种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毒剧药品、贵重药品以及紧俏药品的管理。需要特殊条件贮存的药品要加强管理,防止中草药虫蛀、霉变,以确保药品质量。每月盘点,做好药品统计、报表工作。 2.负责门诊与住院病人处方及领单的调配分发,药品定点定位存放,避免串斗、借斗现象发生。注意配方的配伍禁忌、准确无误。 3.药学技术人员要掌握了解药...
  • “体若燔炭,汗出而散”浅析

    “体若燔炭,汗出而散”一语,见于《素问·生气通天论》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之“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同为历代医家运用汗法治外感热病之理论根据。然于《内经》原文,诸家意见不尽一致,略析如下: 其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一语,今在“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之后,据文译义,可解为感受于夏天暑气而发热者,症见汗出,烦躁时即喘促气粗,喝喝有声。如邪热伤阴...
  • 第三节 怎样学习外科学

    1604 0001-01-01 《外科学总论》
    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方向 学习外科学的根本问题、首要问题,仍是为人的健康服务的问题。要经常想到,医生是在做人的工作,只有良好的医德、医风,才能发挥医术的作用。如果外科医生医疗思想不端正,工作粗疏,就会给病人带来痛苦,甚至严重地损害病人的健康。因此,学习外科学必须正确地处理服务与学习的关系,要善于在服务中学习,也就是要在全心全意地为病人服务的思想基础上学好本领...
  • 第一节 概述(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1342 0001-01-01 《外科学总论》
    一、肿瘤的基本分类 按肿瘤细胞形态的特征和肿瘤对人体器官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不同,一般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大类。 良性肿瘤一般称为“瘤”,恶性肿瘤来自上皮组织者称为“癌”,来自间叶组织者称为“肉瘤”。某此些恶性肿瘤也可称“瘤”或“病”,如恶性淋巴瘤、精原细胞瘤、白血病、何杰金氏病等。所有恶性肿瘤习惯称为癌症或癌肿。 各种肿瘤可以在“瘤”、“癌”或“肉...
  • 卷十七 诊法(一)

    2181 0001-01-01 《中国医籍考》
    〔黄帝脉诀〕崇文总目一卷 佚 〔黄帝脉经〕宋志一卷(读书后志作三卷)佚赵希弁曰。上题云黄帝撰。论诊脉之要。凡二十一篇。 〔素女脉诀〕佚 〔夫子脉诀〕佚 贾公彦曰。三世者。一曰黄帝针灸。二曰神农本草。三曰素女脉诀。又曰夫子脉诀。若不习此三世之书。不得服食其药。(礼记正义) 〔扁鹊脉经〕宋志一卷 佚 按王氏脉经。引有扁鹊脉法数条。 〔扁鹊脉髓〕 竹堂书目 未见 ...
  • 一、生物活性检测法

    细胞因子生物学活性检测法是根据某些细胞因子特定的生物学活性,应用相应的指示系统和标准品来反映待测标本中某种细胞因子的活性水平,一般以活性单位来表示。生物学检测法一般敏感性较高,直接表示待测标本中的活性水平。但实验周期较长,如集落形成法需10~14;易受细胞培养中某些因素的影响,如血清、pH、药物;易受生物学活性相同或相近的其它细胞因子的影响,如检测IL-2时...
  • 二、脉学的总结

    3093 0001-01-01 《中国医学通史》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医脉学诊断学研究出现高潮,产生了大量专著。其中王叔和所撰《脉经》10卷,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当时的脉学知识,并有许多创造发明,是中医脉学诊断学的奠基之作。除此之外,《梁七录》、《隋书·经籍志》等尚著录十余种脉学著作虽已亡佚,但亦可窥见当时脉学研究的兴盛状况。 王叔和《脉经》对脉学的总结 王叔和所撰《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的专著,...
  • 潜斋医话

    潜斋医话 潜斋医话 清•王士雄撰。刊于1937年。 全书一卷,首评医籍,次论医理,继考药品,后例经验例案。共计二十余篇。 书中订正了徐大椿对《临证指南医案》批语之谬。如徐氏批《临证指南医案》的“阴伤及阳”,谓古无此语。王氏订正曰:“即下损及上之谓耳。”徐批《临证指南医案》缺伤寒一门,王氏订正谓,叶氏有评点《陶氏全生集》一书,家学渊源于《伤寒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