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08 秒,为您找到 1243 个相关结果.
  • 紫菀汤

    …)白石英(研,绵裹)款冬花 桂心 人参各60克 钟乳(研,绵裹)麦门冬(去心)桑根白皮各90克 大枣20枚(擘)粳米27克 制法 上十二味,切。 功能主治 治肺气不足,咳嗽土气,咽喉闭塞,短气喘乏,连唾不已,寒从背起,口中如含霜雪,语无音声,剧者唾血腥臭,干呕心烦,耳闻风雨声,皮毛悴,面色白者。 用法用量 用水1.5升,先煮桑根白皮、粳米,取900毫升,去滓,纳诸药,煎取3…
  • 快气汤

    …美食,温养脾胃之功效。主治一切气疾,心腹胀满,胸膈噎塞,噫气吞酸,胃中痰逆呕吐,及宿酒不解,不思饮食。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快气汤 处方 缩砂仁八两,香附子(炒去毛)三十二两,甘草四两。 炮制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治一切气疾,心腹胀满,胸膈噎塞,噫气吞酸,胃中痰逆呕吐,及宿酒不解,不思饮食。 常服快气美食,温养脾胃。 用法用量 每服一钱,用盐汤点下。 备…
  • 加减胃苓汤

    …水煎,温服。 摘录 《寿世保元》卷三 《片玉痘疹》卷十二:加减胃苓汤 处方 猪苓、泽泻、白术、赤茯苓、官桂、五加皮、厚朴、陈皮、甘草、桑白皮、防风、藁本、羌活、人参。 功能主治 痘疮收靥已后,犯有风寒雨湿洗浴,以致四肢头面浮肿者。 用法用量 灯心为引,水煎服。 摘录 《片玉痘疹》卷十二 《便览》卷二:加减胃苓汤 处方 厚朴8分,苍术8分,泽泻…
  • 散血葛根汤

    …卷三。具有疏风解毒,散血行瘀,消肿止痛之功效。主治跌扑伤损,瘀血凝滞,结成流注,身发寒热者。 别名 散瘀葛根汤(《医宗金鉴》卷十二)。 处方 干葛 半夏 川芎 防风 羌活 升麻 桔梗各2.4克 白芷 甘草 细辛 苏叶 香附 红花各1.8克 功能主治 疏风理气,活血化瘀。治跌打损伤,瘀血凝滞,结成流注,身发寒热者。 用法用量 上药以水400毫升,加葱3根、生姜3片,煎至3…
  • 正气散

    …,200毫升,煎至140毫升,空腹时稍热服,一日三次。 摘录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 《圣济总录》卷七十四:正气散 处方 缩砂蜜(去皮,炒)附子(炮裂,去皮、脐)赤石脂 肉豆蔻(去壳)龙骨 石榴皮(焙)甘草(炙,锉)人参 地榆 白术 吴茱萸(汤浸,焙干,炒)干姜各30克(炮) 制法 上药十二味,捣罗为散。 功能主治 治水泻腹痛,日夜不止。 用法用量 每…
  • 莲花蕊散

    …许。用法用量 上为末。先忌食肉五七日,空心令食肉一顿,取温酒下药三钱。约两时辰,取下脓血或虫是效。功用 和血,泻热,解毒。主治 痔漏二三十年不愈者。重要文献摘要 原方选录《医学纲目》:“【丹】二十二年不愈者,三服止,用莲花蕊散。莲花蕊、黑牵牛头末各一两半,当归半两,矾红少许。上为末,先忌食肉五七日,空心令食肉一顿,就取温酒下三钱,约两时辰,取下脓血或虫是效。…
  • 炉消散

    … 不要涂在黑眼珠上。 摘录 《中药制剂汇编》卷六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炉消散组成 羌活七两二钱,黄芩七两二钱,菊花七两二钱,蔓京七两二钱,川芎四两八钱,白芷四两八钱。用法用量 上药用纱布包煎,混合两次滤液,浓缩成稠状;另以炉甘石十二两、火消一两九钱二分、冰片二钱四分分别研细,再混入煎剂内调匀即得。每次挑药如米粒大小,涂于胬肉或睑球粘着之患处,闭目半小时即…
  • 三鲜饮

    … 功效 凉血止血。 主治 主治虚劳,痰中带血,兼有虚热等症。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黏膜脱垂所致的出血,肠炎,过敏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鼻衄,子宫肌瘤,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等病症。 外感热病(个案):蒲辅周治一患者,发烧住院3周,体温38℃左右,神志清醒,精神极差,神倦乏力,始终无汗,大便偏于不畅,舌质光红少津,脉沉细弱,纳食渐差…
  • 开噤散

    … 《济阳纲目》卷二十二:开噤散 处方 人参5钱,川黄连(姜水炒)5钱,石菖蒲7钱(不见铁),丹参3钱,石莲子(去壳,即建莲中有黑壳者)1钱5分,茯苓1钱5分,陈皮1钱5分,陈米1撮,冬瓜仁(去壳)1钱5分,荷叶蒂2个。 制法 上锉。 功能主治 痢疾,呕逆,食不入;虚人久痢。 用法用量 水煎服。不拘时候。 摘录 《济阳纲目》卷二十二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
  • 昆布丸

    …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九十四 《圣济总录》卷六十二:昆布丸 处方 昆布(洗去咸,焙末)1两,舂杵头细糠1合。 制法 上用老牛涎1合,生百合汁1合,2味慢火煎,入蜜搅成膏,搜前药和丸,如鸡头子大。 功能主治 膈气噎塞,食物不下。 用法用量 含化咽津。 摘录 《圣济总录》卷六十二 《圣惠》卷五十:昆布丸 处方 昆布1两半(洗去咸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