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16
秒,为您找到
63387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搜课程
搜药方
搜药材
内外因第九
621
0001-01-01
《本草品汇精要》
浮沉迟数辨内外因外因于天内因于人天有阴阳风雨晦明人喜怒忧思悲恐惊外因之浮则为表症沉里迟阴数则阳盛内因之浮虚风所为沉气迟冷数热何疑浮数表热沉数里热浮迟表虚沉迟冷结表里阴阳风气冷热辨内外因脉证参别脉理浩繁总括于四既得提纲引申触类此统言浮沉迟数四者脉之纲领以分内外所感之因在表则浮在里则沉迟则为寒数则为热固一定不易之理而因则有二焉此内外之不可不辨也外感六淫因之于天内...
(拼音Z)第十三篇(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2058
0001-01-01
《中医词典z~其他》
振掉 病状名。指肢体振颤,动摇不定的一种症状。《素问·脉要精微论》:“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 振颤法 推拿手法名。又称颤法、颤摩法。用指端或手掌按压在治疗部位上作连续不断的有节律的颤动。使治疗部位发生幅度很小而速度较快的振动。常用于治疗胸腹胀痛,消化不良等症。 振胞瘀痛 病证名。指外伤后胞睑青紫肿痛,睑重难睁,...
《辨证施治》
798
0001-01-01
《中医词典z~其他》
综合性医书。上海中医学院编着。共分上、下二篇;上篇为基础理论,论述生理与病理、疾病与病因、诊断方法、治法与方药。下篇为临床应用,首论辨证施治总纲,然后分别阐述外感热病、杂病、各科常见证候的辨证施治以及辨证施治的原则性与灵活性等问题。书中强调辨证施治必须首先抓住阴阳失调和邪正斗争这两种矛盾,并应随时掌握疾病的发展而随机应变。篇末附述试用于肿瘤的一些中草药等。全...
六经辨证
681
0001-01-01
《中医名词词典》
外感病(多见发热)辨证方法之一。六经就是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是外感病过程中所出现的六种证候分类名称。又称为“六经病”。外感病的初期阶段,出现恶寒、发热、头痛、脉浮的,称为“太阳病”。当病邪向内发展,由表寒证转变为里热证,出现身热,不恶寒反恶热的,称为“阳明病”。若发热时不恶寒,恶寒时不发热,恶寒和发热交替出现,而且有口苦、咽干等症状的,称为“...
六、五官科
1492
0001-01-01
《中国医学通史》
宋代元丰(1078~1085)年间,医学分为九科,眼科和口齿咽喉分别单独成科,这是五官科理论逐渐进步和治疗经验不断丰富的结果。其中,眼科的进步尤为突出,它以独特的五轮八廓学说和内外障与眼病七十二证理论的产生为标志,而且在针拨内障、钩割针镰等手术的具体操作手法较唐代有了更大的进步。宋代多种方书和《眼科龙木论》更总结记载了大量的五官科方剂,包括一些为后世医家广泛...
1..
«
90
91
92
93
»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