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18 秒,为您找到 44704 个相关结果.
  • 胞衣不下

    2178 2023-11-28 《中医妇科学》
    胞衣不下 胞衣不下 胎儿娩出后,经半小时以上胞衣滞留腹内不能自然娩出者,称“胞衣不下”,古人又称“息胞”。 〔病因病机〕 胞宫有娩出胎儿及胞衣的生理功能,然娩出胞衣有赖气血调和与气机的推送。产生胞衣不下的原因,有因元气亏损,无力推送;或因产时感寒,致使寒凝血滞,气血运行不畅,则胞衣不能正常娩出而留滞胞中。 (一)气虚 产妇素体虚弱,元气亏损,...
  • 蛇丹

    895 2023-11-28 《针灸学-下》
    蛇丹 蛇丹 本病为在皮肤上出现簇集成群,累累如串珠的疱疹,疼痛剧烈的皮肤病。因为每多缠腰而发,故名缠腰火丹、带状疱疹。亦可发于胸部及颜面部。 〔病因病机〕 本病多因风火之邪客于少阳、厥阴经脉,郁于皮肤;或因感染湿毒,留滞手太阴、阳明经络,均可导致肌肤之营卫壅滞,发为疱疹。 〔辨证论治〕 蛇丹初起皮肤发热灼痛,继则出现密集成簇的绿豆至黄豆大小的...
  • 卷之九十

    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卷之九十 宋朝奉郎守太常少卿充秘阁校理林亿等校正 针灸孔穴方 孔穴主对法 论曰:凡云孔穴主对者,穴名在上,病状在下,或一病有数十穴,或数病共一穴,皆临时斟酌作法用之。其有须针者,即针刺以补泻之,不宜针者,直尔灸之。然灸之大法,但其孔穴与针无忌,即下白针若温针讫,乃灸之,此为良医。其脚气一病,最宜针之。若针而不灸,灸而不针,皆非良医也...
  • 卷八

    950 0001-01-01 《刺灸心法要诀》
    灸难产穴歌 横逆难产灸奇穴,妇人右脚小指尖。炷如小麦灸三壮,下火立产效通仙。 【注】妇人横产,子手先出,诸符药不效者,灸此。其穴在右脚小趾爪甲外侧尖上,即至阴穴也。灸三壮,艾炷如小麦,下火立产。 灸难产穴图 卷八 针子户穴歌 子户能刺衣不下,更治子死在腹中,穴在关元右二寸,下针一寸立时生。 【注】胞衣不出,子死腹中,宜刺子户穴,针入一寸。其穴在...
  • 十二、侧颈项膺侧腋各部各经穴主治病症

    1209 0001-01-01 《金针秘传》
    一侧颈项部 左右凡一十八穴 天容:二穴在耳下曲颊后,手太阳脉气所发。治喉痹寒热,咽中如鲠。针入一寸,可灸三壮。 天牖:二穴在颈筋缺盆上,天容后,天柱前,完骨下,发际上,手少阳脉气所发。治头风面肿,项强不得回顾,针入一寸,留七呼,不宜补之,亦不宜灸。若灸之,面肿眼合。先取噫嘻,后针天牖、风池,其病即瘥。若不先针噫嘻,即难瘳其疾也。 天窗:二穴,一名窗笼...
  • 足太阳膀胱经

    1436 0001-01-01 《针灸大成》
      足太阳经穴主治   《内经》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又曰:“膀胱为黑肠。”   诸书辨膀胱不一,有云:“有上口,无下口。”有云:“上下皆有口。”或云:“有小窍注泄。”皆非也。惟有下窍以出溺,上皆由泌别渗入膀胱,其所以入也、出也,由于气之施也。在上之气不施,则注入大肠而为泄;在下之气不施,则急胀涩涩,苦不出而为淋。   足...
  • 泥钱

    682 0001-01-01 《中医词典n~o~p~q》
    灸用器具。以泥土制成,如制钱状而较厚,中有圆孔,上放艾炷以施灸。《针灸易学》:“用泥钱五个,俱内空三分,周流换之,上着艾如楝子大,灸急疼方去,肉有汗起泡为妙。或棋子中取眼亦可。”
  • 斜 视

    781 2023-11-28 《针灸学-下》
    斜 视 斜 视 斜视是指两眼不能同时正视前方而言。又称:风牵偏视或双目通睛。 〔病因病机〕 本证多因脾胃之气不足,络脉空虚,风邪乘虚侵袭,目系拘急而成;或因肝肾素亏,精血不足,目系失养,目珠维系失调,遂致斜视。 〔辨证论治〕 一眼或双眼黑睛偏向内眦或外眦,转动受限,视一为二。若起病突然,发热,头痛,恶心,呕吐,苔白脉浮者为外感风邪; 若起病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