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20 秒,为您找到 265629 个相关结果.
  • 卷下

    1296 0001-01-01 《中寒论辨证广注》
    附后贤治中寒方论变法 变法者。言与仲景之法不同。方论中各有权变也。娄全善着医学纲目。于伤寒一门独详。第中寒一证。亦溷杂而莫辩。就其中。每条之下。以仲景居前。后贤续法附之。变法者。与续法之义本同。古今诸家有如朱奉议。庞安时。崔文行。杨登父。王海藏云岐子。王朝奉。韩祗和。朱丹溪。戴元礼。吴仁斋辈。各有方论。然皆互相祖述。 辅翼仲景之书者也。愚因不揣固陋。纂集...
  • 卷一 养生

    1152 0001-01-01 《素问悬解》
    上古天真论一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 初,神农氏母弟封于有熊之国。神农之后,炎帝榆罔之代。有熊国君少典之妃曰附宝,感电光绕斗而有娠。生帝于轩辕之丘,因名轩辕,国于有熊,故号有熊氏,出于公族,故姓公孙氏,长于姬水,又姓姬氏。 神农氏衰,帝与炎帝榆罔战于阪泉之野,三战胜之,诸侯尊为黄帝,代神农氏以治天下。在位百年,...
  • 1、微妙在脉

    850 0001-01-01 《思考中医》
    由六经篇题皆云“辨某某病脉证并治”,可知仲景对脉是非常强调的。但是,具体地落实到六经提纲条文里,却非皆有脉。如阳明提纲条文云:“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而未云:“阳明之为病,脉大,胃家实。”同样,少阳之提纲条文云:“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而未云:“少阳之为病,脉弦细,口苦,咽干,目眩。”可见六经虽皆重脉,然直接将脉落实于提纲条文里的,则仅有太阳少...
  • 五、火热内生

    1283 0001-01-01 《中医基础理论》
    (一)内火的含义 火热内生,又称“内火”或“内热”。“内火”,是由于阳盛有余,或阴虚阳亢,或由于气血的郁滞.J.或由于病邪的郁结而产生,火热内扰导致机能亢奋的病理变化。 火与热同类,均属于阳,故有“火为热之极,热为火之渐”之说。因此,火与热在病机与临床表现上基本是一致的,唯在程度上有所差别。 (二)内火的病理变化 1.人身之阳气,在正常情况下有养神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