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09 秒,为您找到 10848 个相关结果.
  • 立胜煎

    处方 川连 黄柏 秦皮 甘草 制法 用水300毫升,煎30分钟后过滤,浓缩至150毫升,再加缓冲溶液,以消除刺激性。 功能主治 治三焦火毒上燔,目中黄液上冲,证见黑睛与黄仁之间积聚黄色脓液。 用法用量 用时滴于眼内。 摘录 《中医眼科学讲义》
  • 益气通尿汤

    …上海中医药杂志》 产后尿潴留 益气升阳,升清降浊,化气行水 益气通尿汤,中医方剂名。出自《上海中医药杂志》。具有益气升阳,升清降浊,化气行水之功效。主治产后尿潴留。症见产后小便不行,膀胱充盈,小腹胀急疼痛,汗出、心烦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处方 炙黄芪12克,炙升麻9克,厚肉桂2克(后下),荆芥穗9克,琥珀末3克(冲服),甘草梢3克。 功能主治 益气通尿。主气虚失约。 用法用量…
  • 鱼脑石散

    处方 鱼脑石粉9克 冰片0.9克 辛夷花9克 细辛3克 制法 共为细末。 功能主治 散寒,通窍,除涕。治鼻渊。鼻涕白粘,鼻塞或重或轻,嗅觉减退,鼻内肌膜淡红,肿胀,鼻甲肥大,遇风冷则鼻塞,流涕加重。 用法用量 吹鼻,每日二至三坟。 摘录 《中医耳鼻喉科学》
  • 开光复明丸

    …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大同方):开光复明丸 处方 栀子60克 川连120克 黄芩 黄柏 大黄各60克 泽泻 元参 红花 胆草各30克 赤芍 归尾各36克 菊花60克 防风30克 生地36克 石决明 蒺藜各60克 羚羊角3克 冰片15克 制法 共为细面,炼蜜为4.5克丸,金箔上衣,蜡皮封固。 功能主治 清心肺,退云翳,明目散风。治翳障。 用法用量 每服2丸,白水送下。…
  • 香附散《眼科阐微》

    《眼科阐微》卷三 目珠、眉棱骨及头半边痛 香附散,中医方剂名。出自《眼科阐微》卷三。主治目珠、眉棱骨及头半边痛。 组成 夏枯草三两,香附二两,甘草四钱。用法用量 上为末。每服一钱半,茶清调下。服下则疼减半,五服全止。主治 目珠、眉棱骨及头半边痛。
  • 当归散《张氏医通》

    《张氏医通》卷十五 口舌生疮,牙根毒发,大便秘结 当归散,中医方剂名。出自《张氏医通》卷十五。主治口舌生疮,牙根毒发,大便秘结。 组成 当归、赤芍各一钱,川芎五分,大黄三钱,甘草(生)五分。用法用量 上为散,加生姜一片,水煎服。主治 口舌生疮,牙根毒发,大便秘结。
  • 甘草麻桂汤《症因脉治》

    《症因脉治》卷三 寒湿腹胀,身重身冷无汗 发汗散寒 甘草麻桂汤,中医方剂名。出自《症因脉治》卷三。具有发汗散寒之功效。主治寒湿腹胀,身重身冷无汗。 组成 甘草、麻黄、桂枝10g。用法用量 1日1剂,水煎服。功用 发汗散寒。主治 寒湿腹胀,身重身冷无汗。
  • 解毒散《医学纲目》

    《医学纲目》卷三十七 小儿黑斑红斑,疮痒瘾疹 解毒散,中医方剂名。出自《医学纲目》卷三十七。主治小儿黑斑红斑,疮痒瘾疹。 组成 寒水石、滑石、石膏各等分,辰砂少许。用法用量 上三石为末,入辰砂。量儿大小,灯心汤调下。主治 小儿黑斑红斑,疮痒瘾疹。
  • 大黄散《伤寒总病论》

    《伤寒总病论》卷三 吐血百治不愈 大黄散,中医方剂名。出自《伤寒总病论》卷三。主治吐血百治不愈。 组成 地黄汁半升,生大黄末一方寸匕用法用量 煎地黄汁三沸,下大黄末调匀。空腹时温饮一小盏,每日三次。血即止。主治 吐血百治不愈。
  • 加味柴胡汤《叶氏女科》

    《叶氏女科》卷一 热入血室,血热多滞者 加味柴胡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叶氏女科》卷一。主治热入血室,血热多滞者。 组成 柴胡、半夏(制)、黄芩、人参各一钱,牡丹皮、当归各七分,红花、甘草各四分。用法用量 加生姜三片,大枣二枚,水煎服。主治 热入血室,血热多滞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