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25
秒,为您找到
173792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搜课程
搜药方
搜药材
卷之二
1070
0001-01-01
《医学三字经》
胀满蛊胀第十二(水肿参看) 胀为病 辨实虚 胀者,胀之于内也。虚胀误攻则坏,实胀误补则增。 气骤滞 七气疏 七气汤能疏通滞气。 满拒按 七物祛 腹满拒按,宜《金匮》浓朴七物汤,即桂枝汤小承气汤合用,以两解表里之实邪也。 胀闭痛 三物锄 腹满而痛,若大便实者,宜《金匮》浓朴三物汤,行气中兼荡实法,以锄其病根。 以上言实胀之治法...
禽部下品(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716
0001-01-01
《本草品汇精要》
羽虫 无毒卵生 白鹤血主益气力补劳乏去风益肺○肫中砂石子磨服治蛊毒邪(名医所录)【名】胎禽【地】〔图经曰〕生青田及扬州今处处有之其形似鹳而大竦身高脚顶丹身白项有乌带翼末有黑羽其唳清亮远闻数里小雅云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是也然有玄有黄有曰有苍白者堪用余者次之穆天子传云天子至巨搜二氏献白鹤之血以饮天子注云血益人气力【时】〔生〕无时〔采〕无时【色】白【味】咸【性...
第一节 咳嗽
1725
0001-01-01
《中医内科学》
咳嗽是指外感或内伤等因素,导致肺失宣肃,肺气上逆,冲击气道,发出咳声或伴咯痰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病证。历代将有声无痰称为咳,有痰无声称为嗽,有痰有声谓之咳嗽。临床上多为痰声并见,很难截然分开,故以咳嗽并称。 咳嗽是内科中最为常见的病证之一,发病率甚高,据统计慢性咳嗽的发病率为3%-5%,在老年人中的发病率可达10%—15%,尤以寒冷地区发病率更高。中医中药治疗...
眩晕
1396
2023-11-28
《中医内科学》
眩晕 眩晕 眩为眼花或视物昏暗;晕为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不定。因二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眩晕是指以目眩头晕为主要症候的病证。其轻者,闭目则缓或转瞬即逝;其重者,如坐舟车站立不稳。或伴有恶心、汗出,甚则昏倒等症状。 〔病因病机〕 本病的发生,归纳起来,不外风、火、痰、虚、瘀诸方面。 1.肝阳上亢 肝为风木之脏,体阴而用阳,其性刚劲,主...
虚劳初探
893
0001-01-01
《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虚劳一症为虚损劳伤、久虚不复之病,自古以来即属难治之疾。今时医药进步、生活安定,此病似已少见。其实典型之虚损症虽不常有,而诸多慢性而迁延难疗之病,无不涉及损途。如久治不愈之慢迁肝、肾病综合征、慢性尿毒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结核病及肿瘤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者等不胜枚举,多可从虚劳病中求其治法,可知探研“虚劳”仍有现实意义在,故余不揣浅陋,试作本文。 一、释名 ...
类中
729
0001-01-01
《医述》
中寒 中寒之证,不拘冬夏,或外中天地之寒,或内伤饮食之冷。元阳既虚,肤腠空豁,寒邪直入三阴之经,其病骤发,非若伤寒之邪循经渐入之缓也。(王安道) 肾中真阳,得水以济之,留恋不脱,得土以堤之,蛰藏不露,除施泄之外,屹然不动。手足之阳,为之役使,流走周身,固护腠理而捍卫于外;脾中之阳,法天之健,消化饮食,传布津液而营运于内;胸中之阳,法日之驭,离照当空,消除阴...
当归芍药汤
1778
0001-01-01
《中药方剂》
《备急千金要方》卷三:当归芍药汤 处方 当归9克 芍药 人参 桂心 生姜 甘草各6克 大枣10枚 干地黄6克 制法 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 主产后虚损,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 以水7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二次服。 摘录 《备急千金要方》卷三 《兰室秘藏》卷中:当归...
1..
«
91
92
93
94
»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