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09 秒,为您找到 10637 个相关结果.
  • 敛气归源饮《古方汇精》

    …气敛阴,固表止汗 敛气归源饮,中医方剂名。出自《古方汇精》卷一。具有益气敛阴,固表止汗之功效。主治盗汗不止。 组成 黄耆(蜜炙)、黑豆、浮小麦各等分(15~30g)。用法用量 水煎服。功用 益气敛阴,固表止汗。主治 盗汗不止。方义 卫气虚,肌表不固,睡后津随气泄,故盗汗不止。本方黄芪补气固表,黑豆滋阴敛汗,浮小麦收敛止汗。三味配伍,则气阴并补,盗…
  • 调脾汤《幼科铁镜》

    …气健脾,化滞消疳 调脾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幼科铁镜》。具有益气健脾,化滞消疳之功效。主治小儿脾疳。黄瘦胺大,或吃土吃米吃茶。 组成 陈皮、白术、丁香、人参、诃子、青皮、甘草。功用 益气健脾,化滞消疳。主治 小儿脾疳。黄瘦胺大,或吃土吃米吃茶。重要文献摘要 《儿科病 古代医家》:“脾疳,黄瘦腹大,或吃土吃米吃茶,宜调脾汤。”《中医实习手册》:“若木横侮土者…
  • 刻效散

    …九 发背 刻效散,中医方剂名。出自《疮疡经验全书》卷九。主治发背。 处方 黄瓜蒌1枚(连皮子煅过),白矾1钱。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发背。 用法用量 醋调敷,乳汁尤妙。 摘录 《疮疡经验全书》卷九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刻效散组成 黄瓜蒌(连皮子煅过)一枚,白矾一钱。用法用量 上为末。醋调敷,乳汁尤妙。主治 发…
  • 六味回阳煎《杂症会心录》

    《杂症会心录》卷上 房室之后,阴寒乘虚直中小腹 六味回阳煎,中医方剂名。出自《杂症会心录》卷上。主治房室之后,阴寒乘虚直中小腹。 组成 熟地三钱,人参二钱,制附子一钱,白术(炒)一钱,丁香五分。用法用量 水煎服。主治 房室之后,阴寒乘虚直中小腹。
  • 术附汤《普济方》

    《普济方》卷一一八引《指南方》 寒湿之证 术附汤,中医方剂名。出自《普济方》卷一一八引《指南方》。主治寒湿之证。 组成 白术四两,芍药一两,附子(炮,去皮脐)一两半,甘草(炙)一两。用法用量 上为粗末。每服五钱,水二盏,加生姜三片,大枣一枚,煎一盏,去滓温服。主治 寒湿之证。
  • 黑神散《万氏妇人科》

    《万氏妇人科》 产后瘀阻腹痛 除瘀止痛 黑神散,中医方剂名。出自《万氏妇人科》。具有除瘀止痛之功效。主治产后瘀阻腹痛。 组成 熟地黄、蒲黄、当归、干姜、挂心、白芍、甘草各20g,黑豆30g。用法用量 为细末,每服10g,好酒,童便各50ml,同煎服。功用 除瘀止痛。主治 产后瘀阻腹痛。
  • 加味五皮汤《沈氏尊生书》

    《沈氏尊生书》 脚肿 养筋络,化水湿,消水肿 加味五皮汤,中医方剂名。出自《沈氏尊生书》。具有养筋络,化水湿,消水肿之功效。主治脚肿。 组成 五加皮、地骨皮、生姜皮、大腹皮、茯苓皮、木瓜、防己。用法用量 清水煎,不服水土者,入胃苓汤煎服。功用 养筋络,化水湿,消水肿。主治 脚肿。
  • 朱砂散《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五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五 小儿胎风,心热惊痈 朱砂散,中医方剂名。出自《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五。主治小儿胎风,心热惊痈。 组成 朱砂一分,牛黄一分,天竺黄一分,腻粉一分,麝香半分。用法用量 上为细末。每服半钱,竹沥调下,不拘时候。主治 小儿胎风,心热惊痈。
  • 构皮汤《圣济总录》

    《圣济总录》卷一七四 小儿肿满 构皮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圣济总录》卷一七四。主治小儿肿满。 组成 构木白皮(切)五合,赤小豆四合,赤茯苓(去黑皮)一两半。用法用量 上㕮咀,如麻豆大。五六岁儿每服一钱匕,水七分,煎至四分,去滓温服,一日二次。主治 小儿肿满。
  • 定志丸《医级》

    《医级》卷八 补心神,安魂魄,定志,除痰 定志丸,中医方剂名。出自《医级》卷八。具有补心神,安魂魄,定志,除痰之功效。 组成 人参一两,石菖蒲、茯神、远志各一两,麦冬、白术各五钱,朱砂、牛黄(研)各一钱。用法用量 上为末,炼蜜为丸,朱砂为衣。每服五十丸,米饮送下。功用 补心神,安魂魄,定志,除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