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06 秒,为您找到 1243 个相关结果.
  • 加味红花散

    …成 生地五钱,秦归、干荷叶、牡丹皮各二钱,红花一钱,蒲黄(生炒各半)、赤芍各三钱。用法用量 水煎,温服。功用 清热活血。主治 产后血晕之血瘀证,偏于热邪者,面带红色,神昏口噤,甚至不省人事,胸满心烦,少腹硬痛拒按,恶露不下,大便秘结,舌质红,苔薄黄,脉数。加减化裁  如有云翳,加谷精革三钱、虫蜕十二个,绿豆壳三钱、猪蹄蜕四饯(火炮),石决明三钱。如…
  • 救中汤

    …秽浊伏阴与湿,眩冒欲绝,腹中绞痛,脉沉紧而迟,甚则伏,欲吐不得吐,欲利不得利,甚则转筋,四肢欲厥,俗名发痧,又名干霍乱。 用法用量 加水5杯,煮取2杯,分2次服。 兼转筋者,加桂枝3钱,防已5钱,薏仁3钱;厥者,加附子2钱。 各家论述 以大建中之蜀椒.急驱阴浊下行,干姜温中;去人参、胶、饴者,畏其满而守也;加厚朴以泻湿中浊气,槟榔以散结气,直达下焦,广皮通行十二经之气。 摘录…
  • 诃黎勒丸《医心方》

    …无颜色,色黄,腹内虫,脚气,上吐无力,肢节疼痛,血脉不通,心上似有物涌,健忘心迷。 组成 诃黎勒皮八分,槟榔八分,人参三分,橘皮六分,茯苓四分,芒消四分,狗脊三分,豉四分,大黄八分,干姜十二分,桃仁八分,牵牛子十三两,桂心八分。用法用量 上㕮咀,下筛,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前以温酒或薄粥汁服。平且得下利良。主治 诸风癣块,大便不通,体枯干燥,面及遍身黄…
  • 莱菔丸

    …汤,浸过晒干)2钱,白术(壁土炒)1两,莱菔子(炒)5钱。 制法 上为末。蒸饼糊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下气消胀。主痘后中气虚作胀者。 用法用量 莱菔子丸(《片玉痘疹》卷十二)。 摘录 《万氏家抄方》卷六 方出《证类本草》卷二十七引《胜金方》,名见《圣济总录》卷六十五:莱菔丸 处方 莱菔子半升(淘择洗,焙干,炒黄)。 制法 上为末,以沙糖为丸…
  • 泽兰丸

    … 不计时候,以温酒下30丸。 摘录 《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七 《圣济总录》卷一五一:泽兰丸 处方 泽兰叶 牡丹皮 芎藭 当归(切,焙)延胡索 蓬莪术(炮,锉)京三棱(炮,锉)芍药 熟干地黄(焙)各30克 桂(去粗皮)青橘皮(去白,炒)乌头(炮裂,去皮、脐)各23克 制法 上药十二味,细捣为末,用酒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室女血气不调,经止后复来,脐腹…
  • 集成三合保胎丸

    …总以地黄糜烂为度,将酒煮干取起,拣去砂仁,姜片不用,将地黄捣膏听用)、大当归(去头尾,取身切片,以好酒洗过,晒干听用)、漂白术(取净干片十二两(以黄土研碎拌炒极黄取起,筛去土孕妇肥白者气虚,加二两)、棉杜仲(切片,盐水拌炒,以丝断为度)、川续断(切片、酒炒)各十二两(360g),实条芩(枯飘者不用,取小实者切片,酒炒三次,孕妇黑瘦者加一两,性躁者二两)六两(180g)。用法用量 上将后五…
  • 鸡骨丸

    …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 小儿丁奚,骨中微热,腹内不调,食不为肌肤,或苦寒热,腹大。 用法用量 大鸡骨丸(《普济方》卷三九三)。 摘录 《圣惠》卷八十八 《幼幼新书》卷二十二引《婴孺方》:鸡骨丸 处方 芎3分,当归3分,紫菀3分,大黄(蒸,3升米下)3分,茯苓3分,杏仁(去皮,炒)4分,桂心4分,杜衡2分,白芷2分,石膏2分,半夏1分(洗),黄雌鸡1个(破腹,勿令中…
  • 破气汤

    …主治妇人气上逆作痛,胸膈满闷。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破气汤 处方 青皮(不去白)、陈皮(不去白)、茴香(拣炒),各十二两;杏仁(去皮.尖.麸炒.别捣)、桂心,各一斤;良姜(炒)、姜黄、荜澄茄、木香,各六两;甘草(炒)八斤半,盐(炒)十四斤,丁香皮九两。 炮制 上为末。 功能主治 治一切冷气,攻心。腹、胁、肋,胀满刺痛,噫气吞酸,呕逆恶心,胸膈噫塞,饮食减少。 用法…
  • 益母丸

    …益母丸 别名 知母丸(《校注妇人良方》卷十二)。 处方 知母30克(洗,焙) 制法 上药为细末,以枣肉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 清热滋阴,益气生津。治妊娠内热,气阴两虚,烦躁不安,名曰子烦。 用法用量 每服1丸,细嚼,煎人参汤送下。 摘录 《妇人大全良方》卷十三引《产乳》 《奇方类编》卷下:益母丸 处方 益母草500克 川芎30克 赤芍30…
  • 和气饮

    …服。 热多,加栀炭1钱。 摘录 《鸡鸣录》 《金鉴》卷五十二:和气饮 处方 苍术、紫苏、防风、赤苓、豆豉、藿香、陈皮、厚朴(姜炒)、炙甘草。 功能主治 温散。主小儿断脐失护,风冷乘入,传于大肠,遂成脐寒泻,粪色青白,腹痛肠鸣。 用法用量 加生姜、灯心,水煎服。 摘录 《金鉴》卷五十二 《广嗣纪要》卷九引李东垣方:和气饮 别名 束胎和气饮、束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