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16
秒,为您找到
173792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搜课程
搜药方
搜药材
第一节 概论
1991
2023-11-28
《中医外科学》
第一节 概论 第一节 概论 岩是生于身体上的恶性赘生物,其肿块坚硬如石,状如山岩而命名。喦、山严(上下结构)、岩、癌在文献中通用。 岩证,早在隋唐时代的《巢氏病源》、《千金要方》等文献中已有记载,不过当时把这一类疾病称为“石痈”。例如《巢氏病源》说:“石痈者亦是寒气客于肌肉,折于血气,结聚而成,其肿结确实,至牢有根,皮核相亲……”。《千金要方》:“...
《新编中医学概要》
1977
0001-01-01
《中医词典z~其他》
综合性医书。广州部队后勤卫生部等单位组织编写。共分三篇。上篇基础理论,论述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病因、四诊、辨证等;中篇治法方药,介绍治疗原则,方药基本知识,常用治法和方药;下篇疾病防治,其重点内容为疾病的辨证与治疗。采用现代医学病名。列述传染病、内儿科、外科、妇产科、五官科、皮肤科、肿瘤等80多种疾病的病因病证、辨证和治疗方药。力求反映近年来中西医结合、中...
《新编中医学概要》
1975
0001-01-01
《中医词典x~y》
综合性医书。广州部队后勤卫生部等单位组织编写。共分三篇。上篇基础理论,论述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病因、四诊、辨证等;中篇治法方药,介绍治疗原则,方药基本知识,常用治法和方药;下篇疾病防治,其重点内容为疾病的辨证与治疗。采用现代医学病名。列述传染病、内儿科、外科、妇产科、五官科、皮肤科、肿瘤等80多种疾病的病因病证、辨证和治疗方药。力求反映近年来中西医结合、中...
头痛
545
0001-01-01
《产鉴》
头者诸阳之会也。产后五脏皆虚,胃气亏弱,谷气尚乏,则令虚热,阳气不守,上凑于头,阳实阴虚则令头痛也。 亦有产后败血作痛者。薛立斋曰∶前证若中气虚,用补中益气汤加蔓荆子;若血虚,用四扬加参术;气血俱虚,用八珍汤;若因风寒所伤,用补中益气汤加川芎。 产宝黑龙丹 治产后头痛不可忍,一切血痛,危急欲死及胎衣不下,但灌药得下者遂安,真产门之宝剂也。 五灵脂 ...
右归丸
1176
0001-01-01
《中药方剂》
《景岳全书》卷五十一:右归丸 处方 大怀熟地250克 山药120克(炒)山茱萸90克(微炒)枸杞120克(微炒)鹿角胶120克(炒珠)菟丝子120克(制)杜仲120克(姜汤炒)当归90克(便溏勿用)肉桂60克(可渐加至120克)制附子60克(可渐加至150~160克) 制法 上为细末,先将熟地蒸烂杵膏,加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
序
1316
0001-01-01
《中藏经》
华氏中藏经。见郑樵通志艺文略。为一卷。陈振孙书录解题。同云汉谯郡华陀元化撰。宋史艺文志。华氏作黄盖误。 今世传本有八卷。吴勉学刊在古今医统中。余以乾隆丁未年入翰林。在都。见赵文敏手写本。卷上。自第十篇性忌则脉急以下起。至第二十九篇为一卷。卷下。自万应丸药方至末为一卷。失其中卷。审是真迹。后归张太史锦芳。其弟录稿赠余。又以嘉庆戊辰年。乞假南归。在吴门见周氏所...
一、内科急症
1705
2023-11-28
《中西医结合临床成果》
一、内科急症 一、内科急症 内科急症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研究,总的情况是:有效病种逐步扩大;重症病例疗效,逐步转向提高成批病例的急救效果;辨证及治疗处理,开始考虑规范化;急救手段和投药途径,正在改进和更新;速效高效的中药急救新制剂,开始问世。如北京、上海、南京、长沙、重庆等地已先后研制成多种速效、高速的口服和注射的退热的新制剂,这把高热急症的疗效,大大...
泄泻
768
0001-01-01
《古今医案按》
东垣曰。予病脾胃久衰。视听半失。此阴盛乘阳。加之气短。精神不足。此由弦脉令虚多言之故。阳气衰弱。不能舒伸。伏匿于阴中耳。癸卯六七月间。霖雨阴寒。逾月不止。时人多病泄利。乃湿多成五泄故也。一日体重肢痛。大便泄泻。小便秘涩。默思内经云。在下者。引而竭之。是利小便也。故经又云。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当用淡渗之剂以利之为正法。但圣人之法。虽布在方策。其不尽者。可以...
1..
«
92
93
94
95
»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