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26 秒,为您找到 182245 个相关结果.
  • 三、明辨标本

    1399 2023-11-28 《黄帝内经讲解》
    三、明辨标本 三、明辨标本 夫标本之道,要而博,小而大,可以言一而知百病之害⑴。言标与本,易而勿损,察本与标,气可令调, 明知胜复,为万民式,天之道毕矣⑵。 ​《素问•至真要大论》 [讲解] 本文论述明辨标本的重要意义。 (1)“害”,要害,关键。“本”,本义指树木的根与主干。“标”,本义指树木的细枝与上梢。其引申义用以说明本质与现象、根...
  • 天麻钩藤饮

    1232 0001-01-01 《中药方剂》
    《杂病证治新义》:天麻钩藤饮 处方 天麻9克 钩藤(后下)12克 生石决明(先煎)18克 山栀9克 黄芩9克 川牛膝12克 杜仲9克 益母草9克 桑寄生9克 夜交藤9克 朱茯神9克 药理作用 对正常及高血压狗条件反射及血压的影响《中医药研究参考》1975(9):25~26,本方200%水煎剂,在每条犬每日80毫升,给药10~22日的...
  • 900 0001-01-01 《续医说》
    太史公作史记传淳于公备书其所奏治病死生验者主名病状诊候方药具悉不遗夫史必关天下之故而书纪传所略者亦众矣而何独详于一艺焉嗟乎人之所病病疾多医之所病病道少苟有明效大验章章若是而可不大而传之乎盖将以析同异极变化决嫌疑定可治求合先圣之道以立度量于万世轩岐尹鹊之空言由是不诬其所开岂小小哉余友俞子容氏好数喜书其身所取效者无虑数十既皆表而籍之乃益取近世名人文集杂纪有裨于医...
  • 一○一八·论积聚瘕杂虫

    603 0001-01-01 《华佗神方》
    积聚 瘕杂虫,皆由五脏六腑真气失。邪气并而来,其状各异,有害人与不害人之区。其为病,有缓速痛痒之异。盖因内外相感,真邪相犯,气血熏搏,交合而成。积者系于脏,聚者系于腑, 者系于气,瘕者系于血,蛊者血气食物相感而化之。积有五,聚有六, 有十二,瘕有八,蛊有九,其名不等。积有心、肝、脾、肺、肾之异;聚有大肠、小肠、胆、胃、膀胱、三焦之分;症有劳、气、冷、热、虚、...
  • (拼音W)第四篇(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2921 0001-01-01 《中医词典t~w》
    胃热 病证名。指热邪犯胃,或情志不遂,气郁化火,或过食辛辣炙煿以致胃中火热炽盛的证候。症见胃脘灼痛,吞酸嘈杂,口渴口臭,或渴喜冷饮,消谷善饥,或牙龈肿痛,口腔糜烂,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脉数等。治宜清胃泻火。 胃怯汗 出《证治准绳·杂病》。即胃虚汗。详该条。 胃气虚喘 见《丹溪心法·喘》。即胃虚喘。详该条。 胃气痛 病名。...
  • 721 0001-01-01 《幼科证治准绳》
    (以下俱杂病,于五脏无所敷,故列于后)〔娄〕治小儿疟疾,多与大人同法,以出汗为瘥,宜桂枝、柴胡、麻黄、参、苓等辈,又视其病食、病痰,以意消息之,大抵多是饮食失节得之,须以消导为先可也。〔曾〕《内经》疟论∶疟皆生于风,而发作有时何也?岐伯曰∶夏伤于暑,秋必病疟。谓腠理开而汗出遇风,或得于澡浴,水气舍于皮肤,因卫气不守,邪气并居。其疾始作,伸欠寒栗,腰背俱痛,骨...
  • (以下俱杂病,于五脏无所敷,故列于后) 〔娄〕治小儿疟疾,多与大人同法,以出汗为瘥,宜桂枝、柴胡、麻黄、参、苓等辈,又视其病食、病痰,以意消息之,大抵多是饮食失节得之,须以消导为先可也。〔曾〕《内经》疟论∶ 疟皆生于风,而发作有时何也?岐伯曰∶夏伤于暑,秋必病疟。谓腠理开而汗出遇风,或得于澡浴,水气舍于皮肤,因卫气不守,邪气并居。其疾始作,伸欠寒栗,腰背俱...
  • 《仲景存真集》

    1244 0001-01-01 《中医词典z~其他》
    伤寒著作。二卷。清·吴蓬莱编撰(书商曾托名陈修园着)。刊于1864年。上卷以张仲景伤寒六经诸方及其主治病证为主干,并揉合柯韵伯《伤寒来苏集》有关注文,编成较浅近的歌诀。自谓得仲景《伤寒论》之真谛。下卷为医论,包括主病、运气、方、脉等多方面论述,但内容较为芜杂凌乱,缺乏条理。现存几种清刻本、上海锦章书局石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