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13 秒,为您找到 221829 个相关结果.
  • 一、医学模式——健康观和疾病观

    1153 0001-01-01 《免疫与健康》
    医学模式是人们观察和解决健康和疾病问题的观念。随着工业、农业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人类对健康和疾病的思考,医学模式在历史上有着几次重要的演变。 古代生产力发展水平低,科学知识贫乏,统治者说疾病是鬼神作怪、神灵惩罚。要祛病强身,只有依靠祈祷和巫术,这是神灵主义的医学模式。以后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人类逐渐认识自然现象,使用一些具有一定治疗作用的植物做某些...
  • 二、中医生理学(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2700 0001-01-01 《止园医话》
    五脏 (一)心(心包络附) 经云,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又谓之君火(属阳),又云,心外有赤黄裹脂是为心包络。心下有膈膜,与脊胁周回相着,遮蔽浊气,使不将上熏心肺。又云其中(心)有窍,以导引天真主气。又云心主血脉,又云其液为汗。 中医说心脏主血,是对的。可是若说它是君主,是能出神明,说它是君火,又能导引天真,且是为汗的来源。这些说法,猛一看似乎太玄...
  • 第一节 遗传潜病概说

    1112 0001-01-01 《中医疾病预测》
    遗传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人体的生殖细胞遗传物质发生病变所致。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特性,遗传包括生理、病理及气质的传递。遗传是导致遗传性疾病的因素,包括染色体畸变和基因突变两大类,目前遗传性疾病已发现3000余种,而且发病率并不低,并且人体从头到足都可以发生遗传病,足见遗传病对人类的威胁是比较大的。 据研究,越来越多的疾病在病因学方面与遗传有关...
  • 七、儿科

    2017 0001-01-01 《中国医学通史》
    (一) 小儿科基础理论研究 40多年来,在儿科临床基础方面,进行了一些理论性的探讨。其中主要有关于小儿生理发育特点的研究。 对“纯阳三体”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小儿时期,其阳气过盛;另一种则认为并非阳气之有余,意见相左。到六十年代中期,后一种意见已公开见于中医学院之教材,认为小儿正处在发育旺盛的阶段,生机未臻成熟,其生机旺盛有如树木之方萌,而所谓纯阳之说...
  • 第三节 莱姆病(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714 0001-01-01 《传染病》
    病原学 莱姆病的病原体为一种螺旋体,称Burgdorfer螺旋体,属于包柔氏疏螺旋体属。其长11~39μm,宽约0.18~0.25μm有7-11根鞭毛。革兰氏染色阴性,姬姆萨染色呈紫红色。在BSK培养基中于30~37℃条件下生长良好。易感动物有小白鼠、金黄地鼠及兔等。 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贮存宿主为啮类动物和蜱类,患病和带菌动物是传染源。 ...
  • 幼科条辨

    幼科条辨 幼科条辨 张奇文主编。成书于1981年。 本书是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山东分会儿科委员会发动全省中医儿科工作者,在总结整理临床经验的基础上,继承名老中医经验,发掘民间经验方药,筛选编辑而成。是山东中医儿科临床经验的会萃。 全书分为八章。总论四章,分述小儿病因、诊法、治法和保育。各论四章,分述初生儿疾病、小儿时行病、小儿杂病和小儿外科病。列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