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27 秒,为您找到 265629 个相关结果.
  • 第四节 十二经别

    865 2023-11-28 《中医医学概念》
    第四节 十二经别 一、概说 二、经别的作用和意义 三、十二经别的循行 (一)足太阳与足少阴经别 一合 (二)足少阳与足厥阴经别 二合 (三)足阳明与足太阴经别 三合 (四)手太阳与手少阴经别 四合 (五)手少阳与手厥阴经别 五合 (六)手阳明与手太阴经别 六合 第四节 十二经别 一、概说 经别是从十二经分(别)出的经脉,是另有自...
  • 卷中

    1044 0001-01-01 《灵枢经脉翼》
    卷中 手太阴肺经之图 手太阴肺经之图  卷中 手太阴肺经歌 手太阴肺之经腹走腋而腋走手是经多气少血起于中府止于少商计十一穴左右共二十二穴肺之为藏六叶两耳四垂如盖附着于脊之第三椎中有二十四空行列分布诸脏清浊之气为五脏华盖云手太阴经肺起寅中焦下络大肠行还循胃口幽门穴上膈循行会本经灵枢第十篇云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滑氏曰起发也络绕也...
  • 阳毒阴毒源流

    664 0001-01-01 《杂病源流犀烛》
    阳毒发斑,阳邪亢极病也。亦或有误服辛热而成者。《金匮》云: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纹,咽喉痛,唾脓血,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主之。此阳毒之病,所以昭揭于千古也,盖以人伤寒,皆为热病,然邪在阳经,久而炽盛则为毒,故有阳毒之病。其始阳热之气,淫于荣卫之间,因而结聚于胃,上冲咽喉,上焦之热极矣。而肝脾之阴,于是不交,其发现也。面为阳明之气所注,火热盛,故...
  • 卷下 大阳病解第一

    959 0001-01-01 《伤寒法祖》
    仲景六经。各有提纲一条。犹大将立旗鼓。使人知所向。故必择本经至当之脉症而标之。读者须用紧记提纲。以审病之所在。然提纲可见者是正面。读者又要看出底板。再细玩其四旁。参透其隐曲。则良法美意。始得了然。如太阳总纲。提出脉浮头项强痛恶寒八字。是太阳受病之正面。读者要知三阳之脉俱浮。三阳俱有头痛症。六经受寒俱各恶寒。惟头项强痛。是太阳所独也。故见头连项而强痛。知是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