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10 秒,为您找到 10637 个相关结果.
  • 解急饮《丹台玉案》

    《丹台玉案》卷六 一切疔疮 解急饮,中医方剂名。出自《丹台玉案》卷六。主治一切疔疮。 组成 野菊花(捣汁)一盏。用法用量 滚酒送下,一日连进三服。主治 一切疔疮。重要文献摘要 原方选论《丹台玉案》:“解急饮,治一切疔疮。野菊花捣汁一盏,滚酒送下,一日连进三服。”
  • 梨甘饮《本草纲目》

    方出《本草纲目》卷三十引《简易方》,名见《松峰说疫》卷五 伤寒,温疫 梨甘饮,中医方剂名。出自《本草纲目》卷三十引《简易方》,名见《松峰说疫》卷五。主治伤寒,温疫。 组成 梨木皮、大甘草各一两,黄秫谷(为末)一合,锅底煤一钱。用法用量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白汤调下,一日二次。主治 伤寒,温疫。
  • 黄柏丸《太平圣惠方》

    《太平圣惠方》卷三十六 口舌疮,肿痛不止 黄柏丸,中医方剂名。出自《太平圣惠方》卷三十六。主治口舌疮,肿痛不止。 组成 黄柏(末)一两,蟾酥、黄丹各一分。用法用量 上为末,端午节午时合,用蒸饼和丸,如绿豆大。绵裹一丸,夜后含,有涎即吐之。主治 口舌疮,肿痛不止。
  • 盖体汤《洞天奥旨》

    《洞天奥旨》卷十五 杖疮 盖体汤,中医方剂名。出自《洞天奥旨》卷十五。主治杖疮。 组成 木耳二两,丹皮一两,苏木五钱,小蓟五钱。用法用量 水煎服。主治 杖疮。重要文献摘要 原方选录《洞天奥旨》:“又,盖体汤,仙传。治杖疮神效。木耳二两,丹皮一两,苏木五钱,小蓟五钱,水煎服。
  • 胡桃丸《普济方》

    《普济方》卷二四九 小肠气,疝气,痛不可忍 胡桃丸,中医方剂名。出自《普济方》卷二四九。主治小肠气,疝气,痛不可忍。 组成 胡桃肉(浸,去皮,研焙),破故纸、大枣(煮,去皮核)各等分。用法用量 上为末,以枣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五十丸,食前温酒送下。主治 小肠气,疝气,痛不可忍。
  • 高良姜汤《外台秘要》卷六

    《外台秘要》卷六引《广济》 霍乱,冷热不调,吐痢 高良姜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外台秘要》卷六引《广济》。主治霍乱,冷热不调,吐痢。 组成 高良姜五两,木瓜一枚,杜梨枝叶三两。用法用量 上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绞去滓,空腹温三服,服别如人行六七里。主治 霍乱,冷热不调,吐痢。
  • 急救汤

    《诚书》卷六 脐风 急救汤,中医方剂名。出自《诚书》卷六。主治脐风。 处方 猴狲粪(山中者良,家畜者不用)不拘多少。 功能主治 脐风。 用法用量 煎汤喂之。 摘录 《诚书》卷六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急救汤组成 猴狲粪(山中者良,家畜者不用)不拘多少。用法用量 煎汤喂之。主治 脐风。
  • 流积丸

    《脉因证治》卷上 痰积下流,肠虚而泄 流积丸,中医方剂名。出自《脉因证治》卷上。主治痰积下流,肠虚而泄。 处方 青黛、黄芩、海石、神曲(炒)。 功能主治 痰积下流,肠虚而泄。 摘录 《脉因证治》卷上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流积丸组成 青黛、黄芩、海石、神曲(炒)。主治 痰积下流,肠虚而泄。
  • 黄龙散《外科大成》

    …如注者 止血,生肌,定痛 黄龙散,中医方剂名。出自《外科大成》卷四。具有止血,生肌,定痛之功效。主治缺唇,自刎血流如注者。 组成 枯矾七钱(21g),松香三钱(9g)。用法用量 上为末。敷三时则口合。功用 止血,生肌,定痛。主治 缺唇,自刎血流如注者。重要文献摘要 方论选录《近代中医珍本集》:“黄龙散,刀伤药研末,此方第一妙药。枯矾七钱,松香三钱…
  • 独桂汤《直指》

    …逆气上攻,腹痛 独桂汤,中医方剂名。出自《直指》卷六。主治风冷入脾,逆气上攻,腹痛。 组成 辣桂(去粗皮)。用法用量 古代用法:上锉细,每服二钱,水煎,食前服;或为末,紫苏煎汤,乘热调下。现代用法:肉桂为细散,每服6克。紫苏汤下。主治 风冷入脾,逆气上攻,腹痛。重要文献摘要 原方选录《仁斋直指方》:“独桂汤,风冷入脾,逆气上攻作痛。辣桂(去粗皮)。上细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