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18
秒,为您找到
265629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搜课程
搜药方
搜药材
卷上
1128
0001-01-01
《叶选医衡》
养身论 猗欤哉,历代医书之盛,凡三百七十九家,五百九十六部,一万三千一百余卷,反复详其要主于却病而已。然《内经》有一言而可尽废诸书,则不治已病治未病是也。此说一出,而后多以修养为言,不知夫修养与保养,原自有异修养则杂于方外元远,而非恒言恒道。保养则于日用饮食,而为可法可经。如运气之法,运任督者,久则生痈;运脾土者,久则腹胀;运丹田者,久则尿血运;顶门者,久...
[附篇] 《黄帝内经太素》遗文
1177
0001-01-01
《黄帝内经太素》
平按:①从王注《素问》林亿等新校正及林亿等校正《甲乙经》、《脉经》与日本《医心方》所引考补,当在今本所缺七卷中。其各书所引,仍逐条附注于下,以便稽考。 ①“平按”二字为编者所加。 【饮食有常节,起居有常度,不妄不作。】 以理而取声色芳味,不妄视听也。循理而动,不为分外之事。 平按:此条见《素问》卷一第一《上古天真论》。 【上古圣人之教也,下皆为之。...
阳生于阴
767
0001-01-01
《中医词典x~y》
阴阳学说内容之一。阴阳互根互用,相互依存,各以对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从人体来说,阳气所代表的功能产生,必须依附于阴所代表的精血等物质为基础。《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清·徐大椿《医贯砭·阴阳论》:“阴阳又各互为其根,阳根于阴,阴根于阳;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景岳全书·新方八略》:“此又阴阳相济之妙用也...
卷九
736
0001-01-01
《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
卷九 ○热论篇第三十一 黄帝问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间,其愈皆以十日以上者何也?不知其解,愿闻其故。岐伯对曰:巨阳者,诸阳之属也,其脉连于风府,故为诸阳主气也。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其两感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死。 帝曰:愿闻其状。岐伯曰: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侠鼻...
卷之六
772
0001-01-01
《素问经注节解》
外篇 卷之六 气穴论 (气穴者,谓周身三百六十五穴,为气脉通流之处,可以按穴而针灸,故云气穴也。) 黄帝问曰:余闻气穴三百六十五以应一岁,未知其所,愿卒闻之。……岐伯再拜而起曰:臣请言之。背与心相控而痛,所治天突与十椎及上纪。(天突在颈结喉下四寸中决宛宛中,阴维任脉之会,低针取之,刺可入一寸,留七呼,灸三壮。今甲乙经、经脉流注孔穴图经,当脊十椎下并无穴...
寒
867
0001-01-01
《周慎斋遗书》
治伤寒,其要只在扶阳。病之所在,皆阳之所不至也,不知扶阳之义,无论汗、吐、下不能外,引而内之;春阳初发,引而发之;秋阳欲入,引而入之。阳之所至,阴寒自息。如物受阴寒之气而伤萎,一遇太阳则复其原矣,此为治伤寒之要法,不惟寒证为然,而风淫、暑热亦多类此,不过阴盛扶阳,阳盛扶阴。扶阳者,扶原阳也;扶阴者,扶真阴也。真阴所以配真阳,真阳亦人之原阳也。后之论阴阳者,以...
1..
«
93
94
95
96
»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