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01 秒,为您找到 1243 个相关结果.
  • 琥珀圆

    …,各三分;熟干地黄、木香,各一分。 炮制 上为细末,炼蜜和圆,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 治妇人或老、或少,产前、产后百病,及疗三十六种血冷,七疝八瘕,心腹刺痛,卒中瘫痪,半身不遂,八风、十二痹等,手足酸疼,乳中毒结瘀血,怀胎惊动,伤犯不安,死胎不出,并衣不下,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 每服一圆,空心,暖酒调下,午、晚食前再服,能生精血,去恶血。 若人腹胁疼痛,绕脐如刀刺,及呕逆上气…
  • 黄帝护命千金丸《外台秘要》

    …献摘要 《钱乙刘昉医学全书》:“黄帝护命千金丸,疗赢瘦历年,胸满结疹,饮食变吐,宿食不下,中风鬼疰疾瘦方。野葛七寸,炙,斑蝥二十枚去足、翅,熬,雄黄、雌黄、丹砂各研、瓜丁、鬼臼、矾石泥裹烧半日、沙参、莽草炙、椒去目汗。各一两,地胆十五枚,去足、翅,熬。上十二味捣、下筛,蜜和捣三十杵为丸如梧子大。服五丸,日二。卒中恶气绝不知人,服如小豆二丸,老小半之。牛马所抵践痈肿,若虫毒所啮,取一丸,着…
  • 活血散

    …5钱捣烂热调令清,以鹅毛刷在痛肿瘢上。 摘录 《卫济宝书》卷下 《外科启玄》卷十二:活血散 别名 茜根活血汤 处方 白芍药1两,茜根5钱(酒洗)。 功能主治 痘根窠红散而不附者。 用法用量 茜根活血汤(《痘疹仁端录》卷十四)。 摘录 《外科启玄》卷十二 《症因脉治》卷四:活血散 处方 当归、白芍、熟地、川芎、苍术、黄柏、秦艽、木瓜。 …
  • 固真散《证治准绳》

    …山药、茯苓健脾益气燥湿,为臣药。肉桂、附子温肾助阳,温中散寒,使火旺土健,虚寒可除,为佐药。姜、枣调和脾胃。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达健脾益气、温阳散寒之效。运用 本方以脘腹虚冷、肢厥不温、苔白脉迟为辨证要点。现代常用本方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肠炎、结肠炎、慢性肾炎、脱肛等。加减化裁 胸闷、纳呆、苔腻者,加半夏、砂仁;久泻不止。加石榴皮、五倍子、白果;肾阳不振者,加补骨脂、仙灵…
  • 鸡舌香丸

    …制法 上为细末,水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伤冷腹胀,痞闷疼痛,呕逆痰水。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后生姜汤送下。 摘录 《御药院方》卷三 《幼幼新书》卷十二引《养生必用》:鸡舌香丸 别名 鸡舌香煎 处方 鸡舌香(用母丁香)1分半,墨(略烧)1分半,麝香1分半,牛黄(并别研)1分半,犀角(末)1分半,铁铧粉1分半,枣5枚(烧存性),荆三棱(末…
  • 恒山甘草汤

    … 处方 常山2两,甘草1两半。 功能主治 寒热诸疟,发作无常,心下烦热。风毒脚气,寒热日再三发。 用法用量 恒山散(《普济方》卷一九七引《杨氏家藏方》)、常山散(《儒门事亲》卷十二)。本方方名,《外台》引作“常山甘草汤”。 注意 忌海藻、菘菜、生葱、生菜。 各家论述 《千金方衍义》:恒山善去浊湿痰垢,甘草解毒和中,毒湿蠲除而脚弱自愈,乌有寒热之患乎? 摘…
  • 橘皮散

    … 《圣惠》卷四十二:橘皮散 处方 陈橘皮2两(汤浸,去白瓤,焙),紫苏子1两(微炒),人参1两(去芦头),赤茯苓1两,柴胡1两(去苗),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上气呕吐,不能下食。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四十二 《圣济总录》…
  • 和解汤

    …全不开关,而关自开也,正以其善于解郁也。 摘录 《辨证录》卷五 《种痘新书》卷十二:和解汤 处方 升麻1钱,干葛1钱,白芍1钱,川芎7分,防风7分,人参7分,甘草2分。 功能主治 发表解毒。主痘症初热。 用法用量 生姜为引,水煎,热服。 摘录 《种痘新书》卷十二 《衷中参西》上册:和解汤 处方 连翘5钱,蝉退2钱(去足土),生石膏6钱(捣细)…
  • 活龙散

    …痰止咳,薄荷的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有祛毒涤痰通络之功。加减化裁 若热炽者,加片脑少许。重要文献摘要 原方选录《医学入门》:“治阳毒结胸药下不通,或稍通而复再结者。活地龙四条大者去土研烂,入姜汁、薄荷汁、蜜各一匙,新汲水调和,徐徐灌尽。若热炽,加片脑少许。”方论选录1.《世医得效方》:“治阳证结胸,死无可药者。活蚯蚓十二条擂烂,蜜半盏,水半碗,和灌之。”2.《古今医鉴》:…
  • 十三味榜嘎散

    …g 洪连40g 小檗皮40g 节裂角茴香40g 金腰草30g 牛黄3g 红花20g 止泻木子30g 性状 本品为绿色的粉末;气微香,味苦、甘。 炮制 以上十三味,除牛黄外,其余榜噶等十二味粉碎成细粉,过筛;将牛黄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即得。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凉肝利胆。用于热性“赤巴”病。胆囊炎,黄疸型肝炎。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1.5g,一日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