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07
秒,为您找到
1243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搜课程
搜药方
搜药材
菊花散
…○四 《圣济总录》卷四
十二
:菊花散 处方 甘菊花1两,牛黄(研)半两,犀角(镑屑)3分,铁粉半两,麦门冬(去心,焙)半两,黄连(去须)3分,铅霜半两,独活(去芦头)1两,白附子(炮)半两。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胆伏热,精神惊悸不安。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食后淡竹沥调下;或金银煎汤下亦得。 摘录 《圣济总录》卷四
十二
《圣济总录》卷十五:…
救中汤《温病条辨》
…吐,欲利不得利,甚则转筋,四肢欲厥,俗名发痧,又名干霍乱。方义 以大建中之蜀椒,急驱阴浊下行,干姜温中;去人参、胶、饴者,畏其满而守也;加厚朴以泻湿中浊气,槟榔以散结气,直达下焦,广皮通行
十二
经之气。运用 1.本方以腹中绞痛,欲吐不得吐,欲利不得利,眩冒欲绝,脉沉紧而迟为辨证要点。2.临床用于急性胃肠炎,中毒性痢疾,中恶及山岚瘴气所致之闷乱头昏,肢冷,吐泻不出等证。加减化裁 …
黄芩丸
…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十八 《圣惠》卷
十二
:黄芩丸 处方 黄芩1两,栀子仁1两,川大黄(锉碎,微炒)、铁粉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伤寒后余热不退,口干烦躁。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以温水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
十二
《圣济总录》卷一○五:黄芩丸 处方 黄芩(去黑心…
加味四君子汤
… 功能主治 产后赤白痢。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济阴纲目》卷十四 《济阳纲目》卷二
十二
:加味四君子汤 处方 四君子汤加陈皮、厚朴、麦门冬、竹茹。 功能主治 下痢虚呕,食少。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济阳纲目》卷二
十二
《会约》卷十四:加味四君子汤 处方 人参随便,白术2钱半,茯苓1钱半,甘草(炙)1钱,山药(炒)2钱,当…
和经汤
… 蒲黄(炒)白芷各27克 阿胶 陈皮(去白)各24克 小茴香 甘草(炙)各3克 制法 上药锉碎。 功能主治 治妇人四
十二
三岁,经水断绝五十岁后复至,乃阴阳相交,血气妄行,其经水无定期,常常淋漓,或成片,或漏下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30克,加生姜3片,水煎服。 摘录 《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二 《医学正传》卷七:和经汤 处方 当归1钱半,川芎半钱,熟地黄1…
加减安胎饮
…腹痛漏下,或胎奔上刺心,短气。 《古今医鉴》卷
十二
:加减安胎饮 处方 知母 杜仲 木香 续断 香附 陈皮 乌药 紫苏 白芍 川芎 当归 白术 酒芩 功能主治 治妊娠日月未足,因劳役怒气,调养不节,或房室所伤,或负重闪肭,或因宿有冷气,而痛如欲产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 见血,加地榆、牡蛎、艾叶。 摘录 《古今医鉴》卷
十二
《得效》卷十四:加减安胎饮 处方 …
加味玉屏风散
…防风、桂枝之分量特轻者,诚以此方原为预防中风而设,故不欲重用发汗之药以开腠理也。 摘录 《衷中参西》上册 《金鉴》卷四
十二
:加味玉屏风散 处方 石膏、茵陈、黄耆、白术、防风。 功能主治 黄汗,汗出染衣者。 摘录 《金鉴》卷四
十二
《千家妙方》下册引黄文东方:加味玉屏风散 处方 生黄耆15g,生白术12g,防风6g,生地9g,玉竹12g,地肤子9g,豨…
一甲煎《温病条辨》
…阴之品反为泄阴之用。故以牡蛎一味单用则力大,既能存阴,又涩大便,且清在里之余热,一物而三用之,对本证极为适官。”成为敛肝潜阳之法。为治泄另开法门。重要文献摘要 《温病条辨》:“下后大便溏甚,周
十二
时三四行,脉仍数者,未可与复脉汤,一甲煎主之;服一二日,大便不溏者,可与一甲复脉汤。一甲煎咸寒兼涩法生牡蛎二两.碾细水八杯,煮取三杯,分温三服。”各家论述 汪瑟庵曰:一甲煎,见第卷第三…
乌沉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寒,沉香温巾降逆,理气止痛,共为君药。人参补气调中,为臣佐药。甘草既可和胃渊中,又可渊和诸药,为使药。全方共奏行气滞,散阴寒,补中虚之功。运用 本方以脘腹胀痛、喜暖喜按、恶心呕吐、舌淡苔白为辨证要点。现代常用于治疗胃、
十二
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胎粪性肠梗阻、痛经等。加减化裁 如见痰涎壅盛,加半夏、陈皮;气虚,加黄芪、白术;气滞甚,加香附、厚朴;阳虚,加肉桂、干姜;腹…
救生散
…研)。 制法 上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 痘疹脓疮,恶候危困,陷下黑色。 用法用量 本方《卫生总微》去朱砂,名“七神散” 摘录 《董氏小儿方论》 《圣济总录》卷二
十二
:救生散 处方 人参半两,五味子半两,白术半两,麻黄(去根节)3两,桂1两(去粗皮),厚朴1两(去粗皮,姜汁炙),大黄(锉,炒)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甘草(炙)半两。 制法 上…
1..
«
95
96
97
98
»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