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19
秒,为您找到
246430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搜课程
搜药方
搜药材
三、脾与胃病辨证
782
0001-01-01
《中医诊断学》
脾胃共处中焦,经脉互为络属,具有表里的关系。脾主运化水谷,胃主受纳腐熟,脾升胃降,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与输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脾又具有统血,主四肢肌肉的功能。 脾胃病证,皆有寒热虚实之不同。脾的病变主要反映在运化功能的失常和统摄血液功能的障碍,以及水湿潴留,清阳不升等方面;胃的病变主要反映在食不消化,胃失和降,胃气上逆等方面。 脾病常见腹胀...
一、中西医结合的回顾
7457
2023-11-28
《中西医结合临床成果》
一、中西医结合的回顾 一、中西医结合的回顾 (一)历史背景 中国医药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几千年来一直是广大人民防治疾病的主要方法,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西周开始(公元前1065年)中国医药学已有正式文字记载,现存的第一部医学巨著《黄帝内经》约成书于公元前2世纪。此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科学的进步,中国医药学也不断提高,逐步形成了独特...
82-95条
1537
2023-11-28
《伤寒论讲解》
82-95条 小结 82-95条 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𥆧动,振振欲擗 一作僻地(1)者,真武汤(2)主之。[82] 茯苓、芍药、生姜 各三两,切 白术 二两 附子 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讲解 〕本条论述太阳病过汗伤肾阳,而致阳虚水泛的证治。 (1...
柴前梅连散
1076
0001-01-01
《中药方剂》
《玉机微义》卷九引《瑞竹堂经验方》:柴前梅连散 处方 胡黄连 柴胡 前胡 乌梅各9克 制法 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 主骨蒸劳热,久而不痊。 用法用量 每次6克,用童便200毫升,猪胆1枚,猪脊髓1条,韭根白1.5克,同煎至15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玉机微义》卷九引《瑞竹堂...
四诊(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2556
0001-01-01
《中医名词词典》
跖跛 跖,足底(通“跖”)。跛,跛行。指因足底的病变而跛行。《素问.通评虚实论》:「跖跛,寒风湿之病也。」说明本症可因风寒湿等邪气所犯而致。 八片锦 小儿指纹形状及其伸延方面的各种类型的合称。如鱼刺形主惊风痰熟,垂针形主伤风、泄泻,水字形主食积,乙字形主肝病惊风,环形主府积吐逆,珠形主病危。此外还有去蛇形、来蛇形、弓形等。但现今临床较少应用,有...
痰证
905
0001-01-01
《中医眼科备读》
目病痰证,大致有二。一为无形之痰,目部无痰证可据,从全身痰证而辨。一为有形之痰,目部有形证可依。 按:眼病无形之痰,常为致病之因。眼病怪证、顽证常责之无形之痰作祟。因痰性滑,无处不至,出没无常,全身可现眩晕、胸脘痞闷、苔滑腻等证。有形之痰,为眼部水液代谢障碍而形成之病理产物,通过眼部检查可见。现代眼科检查手段提高了对眼部有形之痰的认识,扩大了眼病痰证的范...
(其他)第十篇(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5354
0001-01-01
《中医词典z~其他》
《女科撮要》 书名。五卷。明·薛己撰。刊于1548年。上卷列述经候不调、经漏不止等15类妇科疾病的证治和方药;下卷介绍保胎、小产等15类产科疾病的证治和方药。多系明以前妇产科著作之精萃论述和规范方药,其中亦不乏薛氏的独到见解。 《女科百问》 书名。二卷。宋·齐仲甫撰。刊于1220年。本书以问答体裁,对妇产科的主要疾病治疗作了扼要的记述。语言洗练...
山 楂
943
2023-11-28
《本草备要讲解》
山 楂 山 楂 【原文】 酸甘咸温。健脾行气,消瘀化痰,消食磨积 。消油腻腥羶之积,与麦芽消谷积者不同,凡煮老鸡硬肉, 投数收则易烂。其消肉积可知。发小儿痘疹,止儿枕作痛 ⑴。恶露积于太阴,少腹作痛,名儿枕痛,沙糖调服。多食令人嘈烦易饥,反伐脾胃生发之气 。破泄太过,中气受伤。凡服人参不相宜者,服山楂即解,一补气,一破气也。有大小二种,小者入药。去皮...
十三、从脉证、病势上辨阴阳
1560
2023-11-28
《临证程序》
十三、从脉证、病势上辨阴阳 十三、从脉证、病势上辨阴阳 在寒热错杂、真假难辨的情况下,要想去伪存真,辨证时一定要以阴阳为纲,再进一步找出阴阳之间的关系,兹举一例说明: 蒋阶平内眷刘氏,病患月余,历经名手医治,反至沉困。余族小湖,为之敦请数次,因往诊视,乃知患病已十八日,每日酉刻发寒,四肢冷至肘膝,三更转热,亦仅四肢发热,五更始退,面色微红,口渴不欲...
钱氏小儿药证直诀
1784
2023-11-28
《中国历代医籍选介》
钱氏小儿药证直诀 钱氏小儿药证直诀 宋•钱乙(字仲阳)撰。门人阎季忠编集,成书于1119年。 本书系钱乙门人阎季忠搜集其师生前的论稿、医案、验方等整理编集而成。由于内容翔实、条理清晰,如实地反映了“钱乙的学术思想、实践经验及学术成就,所以称为《钱氏小儿药证直诀》。 本书三卷。上卷,为脉证治法。论述了小儿脉法、变蒸、五脏所主、五脏病、急慢惊风等八十...
1..
«
97
98
99
100
»
..100